物理学家:科研将取爆炸性进步‧未来10年可再造器官

未来世界将会是怎样的?飞天遁地、永保青春、遥控感应,这些在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都像“魔法”般成真,人类的科技甚至能够主宰大自然。

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预见,未来10年将可以看到科学研究取得爆炸性进步,包括器官再造和治疗癌症。

马桶置芯片如厕做体检

他以一个内置生物检测芯片的马桶为例,人们只要上卫生间,就可以轻松进行体检,医生也可以随时获得结果,这将使疾病的诊断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加来道雄是在砂拉越国际数码经济大会主讲“2030年的世界”时说,未来的抽水马桶、浴室镜子和衣服上都会有DNA晶片,人们将在不知不觉间被健康管理系统进行多次监测,测量身体中是否有少量癌细胞在聚集。

他称,未来,还有能直接杀死癌细胞的“纳米炸弹”,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能够杀死大部分癌细胞,就如同微型炸弹一样,将使癌症治疗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将出现人体器官商店

加来道雄也预见,未来人类寿命将获得延长,而且将出现人体器官商店。目前已经掌握人造皮肤、眼睛、鼻子的技术。下一个世纪,人体所有器官将在研究所进行培育,包括人的肝脏。

他也打趣说,科技的发展对喜爱“杯中物”者是好消息,往后不怕喝酒损伤肝脏,这些肝脏可透过基因培育。生物医学家还能够利用干细胞加上3D列表机印出完整的人体器官,甚至还利用基因疗法来改善自己或下一代的遗传。

而且,他说,未来科学家还可通过分析数亿人的基因及采用人工智能找到好的基因,以减缓老化、延长寿命。尤其是老年人许多器官已坏死,未来可通过再造器官来延长寿命。

晶片隐形眼镜正研制
眨眼上网20年后成真

加来道雄也说,未来不管身处何处,都能透过操控隐形眼镜看到图文影像,边走边工作。这些不再是遥远的梦,将会在未来20年后实现。

他说,有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隐形眼镜,这种隐形眼镜是把电脑晶片缩小,将它放进隐形眼镜的聚合物薄层中,然后只要用无线遥控,眼前就会形成各种半透明的图文影像,使用者甚至可以边走边上网。

用外语交谈将翻译字幕

他表示,当你看到某人时,隐形眼镜会通过互联网识别出这个人,并在眼前显示出他的个人信息。当对方以外国语言交谈,他所说的话讲被翻译成字幕显示在佩戴者的眼前,就如同看电影一样。

他说,如果前往罗马观光,隐形眼镜还可以复活昔日的罗马帝国;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出现的片段一样,可以生活在虚拟现实中。

加来道雄说,未来的世界将颠覆性的改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来临,车祸和塞车等问题都将获得解决。甚至是你不再需要寻找车位,无人驾驶汽车将自行找地方停泊,并在你下班时操控按钮,汽车将前来找你。

“你也可以想像,以后你能和墙壁、桌子、椅子等对话。”

今井真一郎Shin-ichiro Imai

今井教授在日本东京的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博士和博士学位。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期间,他对酵母和哺乳动物Sir2蛋白的NAD +依赖蛋白脱乙酰酶活性进行了范式转换,并在Nature上发表了他的标志性论文。

2000年,他加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现任发育生物学和医学教授。他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哺乳动物SIRT1和NAMPT介导的NAD +生物合成在哺乳动物衰老/长寿控制的系统调节网络中的作用。根据他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名为“NAD世界”的概念,用于哺乳动物的衰老/长寿控制。Imai教授的长期目标是通过了解NAD世界的空间和时间动态以及开发有效的抗衰老干预措施来实现“富有成效的老龄化”。

他和团队发现了长寿命基因(sirtuin基因,sirtuin)。

他的目标是让人健康的活到150岁。

个人简介:https://developmentalbiology.wustl.edu/people/shin-ichiro-imai/

文章收录

 

研究:老年鼠注射年轻鼠血液酶可“返老还童”

日本人Shin-ichiro Imai。

一种酶注射到老年鼠体内,让老年鼠明显呈现年轻化迹象,并延长了老鼠寿命。

之前研究知道,脱发、皱纹、行动减缓、视力减退等一系列身体老化现象,都和身体中一种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AD+)的减少相关。这份新研究发现,血液中一种叫eNAMPT的酶对增加NAD含量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从年轻老鼠血液中提取eNAMPT酶注入一组老年鼠体内,这组老鼠至少活了1,029天;只注射盐水作为对比实验的老鼠只活了881天。总体来看,接受eNAMPT酶注射的老年鼠寿命延长了16%。

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华盛顿大学的Shin-ichiro Imai说:“这些老年鼠没有经过特别的基因编辑,注射了eNAMPT酶后,它们玩滚筒的能力、睡眠规律都显现年轻化状态,毛发也更浓更亮。”

研究者们表示,他们将进一步研究eNAMPT酶是否与老龄化相关疾病和人类的寿命相关。

“基于老鼠体内eNAMPT酶的水平,我们能够以难以置信的准确度预测老鼠的寿命,”Imai说,“现在我们不知道这种关联性在人类身上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查明这是否可作为人类老化的生物标记。”

这份研究6月13日发表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美银美林在上月的报告中称“延迟人类死亡”的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美元

美银美林在上月的报告中称“延迟人类死亡”的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个市场规模将很快超过6000亿美元,基因组学、大数据和逆龄技术将人类寿命轻松超过100岁。“续命”这科幻小说经常出现的场景,在医药技术的推动下正变为现实。

作为华尔街的顶级投行,美银美林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仅就我国而言,和平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升了2倍。根据端粒学说的“海夫利克极限”人类极限寿命是120岁,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目前才80岁,还有很大的延长空间。美林美银称“人类处于寿命长度和质量空前提高的前夜”,事实上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早就嗅到了这个机会。2012年谷歌投资Calico 公司20亿美元,以实现其“挑战死亡”的使命;2016年Facebook CEO小扎夫妇承诺出资30亿美元来消灭疾病;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在2017年前就在抗衰老研究上投资了3.7亿美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联合投资了Unity Biotechnology,彼得·蒂尔还因狂热地与年轻人“换血”被称为“吸血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我国历代人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林万孝,1996年

在“延长寿命”的公司被富商巨贾热捧的时候,而一款被证实能显著延长哺乳动物寿命的产品似乎正成为科研界和投资界的“宠儿”。这个产品就是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AD+的前体。

NMN的成名要从2013年说起。2013年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David Sinclair发现:服用NMN的小鼠较对照组延长了30%的寿命。NAD+是能量中枢线粒体的活化剂,补充NMN可以说是换了发动机。后续Science、Nature、Cell等权威杂志相继证实NMN能改善心血管、DNA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年龄相关症状。David Sinclair教授也因在NMN方面的研究两次被NASA授予大奖,在2018年甚至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和《时代》2018年健康风云人物50人。常年盘踞华人首富的李超人服用一款NMN前体后“感觉超棒”,豪掷2000万美元将其引入香港100多家屈臣氏。

虽然硅谷的科技精英和西方的研究机构在“延寿科技”领域投资和研究早已布局数年,但在NMN这一领域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打破西方的垄断。NMN在延缓衰老,甚至逆转衰老方面广受认可,但也因成本、安全认证和生产规模上广受诟病,中国企业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

成本上,在全球最大试剂网站Sigma上500mg NMN的售价高达上万,即便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日本,不到10g的剂量售价也高达2万人民币。高昂的售价似乎成了大部分人尝试这一“延寿”的产品的门槛,NMN几乎成了富人的专利。幸运的是,依赖王骏教授近40年的酶法技术的积累,基因港实现了NMN的全酶法生产,NMN价格断崖式下降。NMN的生产长期被西方把控,采用的是化学法和发酵法,这不可避免会引入重金属离子或内毒素,而基因港的全酶法技术不但使NMN成本大幅降低,还不会引入任何有害物质。

安全认证上,基因港的NMN是全球首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获得FDA标准的GRAS认证的NMN产品。FDA是美国食药监局的简称,GRAS安全认证类似美国保健品的“蓝帽子”。美日品牌的NMN价格高不说,在安全性上更是处于“裸奔”状态。在生物制药领域,安全性不可小觑,1960年代“反应停”因可有效抑制妊娠反应名噪大躁,但因为没有将左右手性分子分离,最终导致1万多名海豹畸形儿出生的惨剧,而左旋右旋的手性分子在分子式是完全一样的!

基因港的NMN在成本和安全认证上,虽然都以远远领先于国外,但目前产能还不充足。基因港高品质的NMN除向一些国外研究机构供原料,只有小部分面向市场,旺盛的需求导致基因港在京东的旗舰店经常处于断货状态。不过这一局面将迎来改变,据光明网报道,去年基因港在宁波余姚投资10亿人民币的100吨NMN工厂,施工顺利将年底投产。宁波100吨NMN工厂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NMN工厂,基因港将继续稳固在NMN领域的领导地位。

基因港的NMN取得领导地位,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奋发自强的一个缩影。当西方国家集体封锁华为,给华为断供的时候,华为正是凭借自身储备的硬实力有利反制;而基因港成立20年来,花费近1.5亿美元持续研发,才实现了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高附加值的全酶法生产,并打破国外对NMN的高价垄断,进而向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出口。

基因港香港旗舰店

美银美林预测,未来十年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是致力于“延迟人类死亡”的公司,中国公司在这一领域如能保持优势,有望成为世界“长寿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有条件的家庭不应该让孩子参加高考

我很后悔考大学,但上大学还好。

首先,上过重点大学的都知道,中国大学老师那水平非常低,教材更加落后。

其次,人生最宝贵的十二年(甚至幼儿园),心智都不成熟的时候,父母老师不停给你灌输考大学考大学这个狗屁,以至于这些美好年华生活在这个魔咒的阴影下。

再次, 有钱的人,请你们做点慈善,上国际学校,然后送孩子们出国读好大学。不应该抢这些国家宝贵资源。

经济学家指出:高考和应试教育——是公立教育下的唯一选择。我们不应该批判高考和应试教育,而又要求公立教育。因为大学是公立的,是大家的钱,所以必须公平。如果是私立大学,那他想怎样招生就怎样招生。

最后,我并不是说大家都不要高考了。只是真爱孩子,有条件的话。如果不爱,那就省点钱也不错。

NYtimes 2059年,富人家的孩子仍是人生赢家

上周,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平等项目(Gene Equality Project)长期成果的文章。这个慈善项目旨在为低收入社区带来基因上的认知增强。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令人失望:尽管在该项目中出生的孩子大多已从四年制大学毕业,但他们中上了精英大学的寥寥无几,找到高薪或晋升机会多的工作的就更少了。有了这样的结果,我们应当对基因工程的有效性和可取性进行重新审视。
基因平等项目背后的意愿是好的。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以来,治疗性基因干预,如纠正导致囊性纤维化和亨廷顿舞蹈症的基因,一直被纳入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范围,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治疗。然而,像增强认知这样的提高性基因干预从未被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就连私人医疗保险也不覆盖这类服务,因此只有富裕的父母才负担得起。25年前基因平等项目得以启动,正是由于我们担心,一个以基因差异为基础的种姓制度正在形成,项目使500对低收入父母有机会提高他们孩子的智力。

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常见的认知增强干预方案,涉及到修改与智力相关的80个基因。单个基因的修改对智力只有很小的影响,但是所有修改结合起来通常会把一个孩子的智商提高到130,让这个孩子进入人口的前5%。这种干预方案已成为富裕父母们购买的最受欢迎的增强功能之一,而且经常在媒体报道“新精英”人物时被提及。“新精英”指的是接受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年轻人,如今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层中越来越经常见到他们的身影。然而,基因平等项目的500名受试者虽然接受了相同的干预方案,但他们在职业上获得的成功却远不及新精英们。

人们对该项目的结果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考虑到该项目的受益者中有许多人(尽管并非全部)是有色人种,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声称,该计划的失败表明某些种族没有得到改良的可能。阴谋论者指责参与项目的遗传学家有不正当行为,声称他们是在执行自己的秘密方案,没有给下层阶级做基因改良。但是,如果人们意识到基因平等项目背后的根本错误,就会明白这些解释是没有必要的:认知增强只对奖掖能力的社会有效,而美国不是这种社会。

人们早就知道,一个人住址的邮政编码可以很好地预测他一生的收入、学习成绩,以及健康状况。然而,我们一直忽视这一点,因为它不符合这个国家的建国神话之一:那就是,任何聪明勤奋的人都能取得成功。我们没有世袭的头衔,这让人们很容易忽视家庭财富的重要性,并声称所有成功人士靠的只是自己的本事。富裕的父母相信基因增强会改善孩子前景的事实就是这个神话的一种体现:他们相信能力带来成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能力的结果。
认为新精英在公司晋升完全基于个人能力的人,考虑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担任领导职位,但从历史上看,智商与领导者的效率只有微弱的相关性。还要考虑的是,富裕的父母经常会购买增强身高的基因干预,而将高个子的人视为更有能力的领导者,这种倾向已有充分证明。在一个越来越痴迷资质的社会里,被基因工程改造过,就像拥有常春藤联盟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样:它不是实际能力的指标,而是一种身份的标志,让候选人在雇主眼里更加有望成功。
这并不是说与智力相关的基因在打造个人成功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它们绝对有作用。它们是一个正反馈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孩子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天资时,我们会用更多的资源——器材、私人教师、鼓励——来奖励他们发展这种天资;他们的基因让他们能够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更好的表现,而我们会用更好的资源来奖励他们,这种循环不断反复,直到他们成年后取得非凡的职业成功。但是,生活在缺乏资金的公立学校社区的低收入家庭,往往不能维持这种反馈回路;基因平等项目除了提供更好的基因外,没有提供任何其他资源,没有这些额外的资源,这些基因的全部潜力就永远无法实现。

我们确实是在目睹一个等级制度的形成,这个等级制度不是建立在生物学角度的能力差异之上,而是利用生物学的理由来巩固现有的阶级差别。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结束这种情况,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慈善基金会提供的免费基因改良。这要求我们解决社会各方面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从住房到教育再到就业。我们不能通过改良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通过改进我们对待人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基因平等项目永远不该被复制。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体检,而不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这种检查,以衡量我们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只有当认知基因增强的免费受益者取得的成功,与那些父母为其购买了这种增强的人取得的成功一样时,我们才有理由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里。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最初在讨论认知基因增强合法化时提出的一个论点。一些支持者声称,我们有道德义务努力去实现认知增强,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逐渐为人类带来好处。但是肯定有不少天才没能实现他们对改变世界的贡献,因为他们的潜力被贫困的环境摧毁了。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管他们的出生环境如何。这个行动方案会与致力于基因上的认知增强一样对人类有益,而且会让我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方面做得更好。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90529/ted-chiang-future-genetic-engineering/?utm_source=tw-nytimeschines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ur

猥琐的小眼睛单眼皮的来由

我是一个单眼皮。用力睁大眼睛,把上眼皮打个折就成了大眼睛双眼皮,但是坚持不了太久,因为一眨眼睛又回到了猥琐的小眼睛单眼皮,因为我的眼皮太短。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单眼皮肯定有好处嘛。也许对于我来说,好处就是泡妞的话就得睁大眼睛。

东亚人,就是蒙古人种最多单眼皮。如被蒙古蹂躏的中国北方人,朝鲜人和俄罗斯人也多单眼皮。西伯利亚的各个游牧北方民族,还有北极的因纽特人,那更是抓一个就一个猥琐单眼皮。我们去博物馆看满清十三帝画像和他们的蒙古妃子们,也都是单眼皮。

为什么那么猥琐的小眼睛单眼皮也会适者生存下来。

其实很简单。在一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茫茫大雪覆盖整个东亚。东亚的纬度低,太阳直射下来,白茫茫一片,如现在去雪山登山一样,根本无法躲避。猥琐的小眼睛单眼皮这个时候就有了生存优势,生存选择大于了性选择。

而同冰期世界其他地方,同纬度并没有东亚那么冷的地方,他们就没有进化出单眼皮。

因为眼睛小了,所以上眼皮就短,睁眼就形成不了双褶皱。

有传言说,男性的包皮和眼皮是同源基因,双眼皮的男性包皮普遍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