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宠物克隆工厂:我的克隆宠物将“永生”

【侨报记者粟裕北京报道】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引发一系列对于克隆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而如今在中国的市场,同样利用生物科技的宠物克隆正在悄然兴起,一些宠物主人在自己的爱宠离开时,由于情感寄托,选择再一次“复活”宠物。

中国宠物消费市场强劲 克隆犬昂贵单售38万  

从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到来,到如今20多年过去了,已经有数十种高级哺乳动物被人类克隆。随着克隆技术的日趋成熟,克隆宠物作为克隆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波试水项目,很快在各国低调而迅速地落地开花。

在克隆工厂每一只克隆犬都有代孕母体,并编码命名。(图片来源:侨报记者粟裕摄) 

展示区的克隆狗还未断奶,依旧透露“乳味”。(图片来源:侨报记者粟裕摄) 

手术操作台从这里取宠物的皮肤组织,再进行克隆。(图片来源:侨报记者粟裕摄) 

克隆犬操作流程技术示意图。(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05年韩国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克隆出了名叫“Snuppy”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狗,引发了全球的舆论热议。由于技术的垄断,时隔12年后的2017年5月,中国才自主培育出首例体细胞克隆狗“龙龙”,使中国成为独立掌握犬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国家。

“宠物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家人,扮演着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平告诉《侨报》记者,宠物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走失、病逝等各类情况,而一旦失去,很多主人都会非常伤感和想念,这是人们来寻求克隆的主要原因。

《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20.5%,其中宠物狗市场规模1056亿元,宠物猫市场规模652亿元,而中国城镇养狗、养猫人群达5648万人。

赵建平介绍,从17年第一只面向消费市场的克隆犬诞生以来,已接了20多单克隆犬的要求,目前已经交付了10单。每只克隆犬的价格为38万元(人民币,下同),一方面克隆要比自然繁育效率低,平均三次受孕才成功一次,这导致成本上升。“我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论证和市场调研,到底要不要做这个事情,因为确实当时风险是比较高的。”

记者了解到,在克隆的过程中,从接到客户订单到最后交付,基本上都是在半年以后。工作人员介绍,克隆过程中有一个周期时间差。实验提取胚胎、代孕母体怀孕周期都需要两个月,然后出生以后到断奶也需要两个月左右。

“克隆狗和克隆其他动物的技术差不多,但是难度更大一些。”研发人员孙照霖博士告诉记者,从“爱犬”的后肢取直径三毫米的皮肤组织,通过组织建系获取完整有活性的体细胞,再把体细胞融于去核的犬卵母细胞,构建克隆胚胎,最后把克隆胚胎移植入代孕的母犬体内。

她解释到,相比其他哺乳动物,犬类成熟卵母细胞更难获取。一来因为在输卵管内成熟,排卵窗口期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二来是卵母细胞比较脆弱,容易受外界刺激;而且犬卵母细胞脂肪含量高,显微镜下视野较黑,去核也更困难。

明星宠物克隆找“替身”  克隆宠物应用涉医药领域  

《侨报》记者在希诺谷克隆宠物展示间看到,透明玻璃隔间里面有着不同编码的克隆犬,有的已经出生还在哺乳期,有的则是代孕犬正在待产状态。在眼前的这只小狗名叫“果冻”,是明星爱犬“果汁儿”的第二只克隆狗。

明星爱犬“果汁儿”的第二只克隆狗,取名“果冻”。(图片来源:侨报记者粟裕摄)

“果汁儿”本身就是一条流浪狗,后被北京主做宠物行为训导的北京调良宠物学校校长收养,不但出演过《心花路放》,还出演过邓超主演的《恶棍天使》等系列影视作品,和大明星“飙戏”。如今的果汁儿已经10岁了,体力精力已经无法满足纷至沓来的各种邀约,于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克隆一只“小果汁儿”。就在去年10月,“果汁儿”迎来了另一个自己。不久之后,经宠物主同意,希诺谷公司又迎来了第二只克隆版“果冻”。

由于细胞核提供了相同的遗传物质DNA,所以克隆的产物与供体“一模一样”。外界有质疑声音认为,克隆出来的宠物与本体的相似度有多高呢?赵建平回忆,基地第一只克隆狗出来时,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本体狗的照片,就问狗主人要了一张,所有人看了半天都觉得不像。结果在克隆狗出生后第二天主人来了,一看到就叫“这是我的狗”,说尾巴尖是白色的,和去世的狗狗一样,花纹也像,就连吃奶的动作都和去世的狗狗一样。两个几乎相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环境,会产生特别多神似地方,“连性格、习惯、甚至它特别喜欢的某个姿势,都是一样的。”

同时他也指出,克隆体与本体也并非一模一样。从基因层面判断,它是完全一样的,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还很难做到体格完全一样这一点。因此当客户问到克隆是不是完全一样的时候,他们就如实的告诉客户这一点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微小的一些差异并不关键,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一定是宠物和人的互动过程。”

除了面向爱宠人士外,克隆犬克隆动物还可以用于保障社会安全。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工具犬”,主要是指警用犬、搜救犬、导盲犬等特殊用途。有业界人士表示,“有些导盲犬、缉毒犬相对来说价值较高,尤其是缉毒犬训练出来的概率比例较低,遗传上有些特性,几乎是百里挑一,如果对这种优秀的缉毒犬进行克隆,可降低工作犬的选育成本。”

赵建平表示,现在与公安部的警犬基地进行商谈,通过编入或敲除某些基因,让克隆狗更能适应工作环境,在南方工作的犬提高抗热和抗疲劳能力等,让在新疆、西藏工作的犬提升抗低氧能力。

事实上,目前克隆技术还在医学领域诸多应用,2016年比格公犬“苹果”出生了。20天后,比格母犬“葫芦”也顺利出生了。经过5个多月的观察,这两只幼犬都表现出一些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症状,如脂类代谢紊乱、高血脂等,这正是研究人员希望看到的结果。

据了解,在医药研发上,科学家进行医药研究多用小鼠进行试验,但从小鼠到人,种属跳跃巨大,业界希望能克隆更多更近似于人类疾病情况的动物模型,以加速新药的研发,可将克隆技术应用于治疗,也就是治疗性克隆。

“犬的基因组与人类相似度更高,癌症、心脏病等多种遗传性疾病发病症状与人类极为相似。”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副教授钟友刚认为,犬在新陈代谢、生理学、解剖构造等方面都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优势是小鼠及其它动物不可替代的,是研究人类许多疾病理想的模式动物。

2018年8月13日,一只克隆雪纳瑞宝宝出生。这只后来被起名叫“转转”的克隆狗,遗传物质来自于一只13岁的白色雪纳瑞犬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监管空白隐忧不断  相关标准法规亟待出台

与克隆人被严令禁止不同,各国对宠物克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宠物克隆同样面临着伦理争议。美国福布斯网站连续七年发布新年应当关注的涉及伦理和政策问题的十项科学技术,2019年的榜单中,宠物克隆名列榜首。

有动物保护人士指出,克隆一条狗,虽然满足了宠物主人对爱犬的情感需求,但需要用多条狗取卵和代孕,孕育克隆体的代孕狗将过着煎熬的生活,它们的身体与生理都将受到伤害。韩国成功克隆出“Snuppy”时,便用了1000个胚胎,分别植入123只代孕犬体内。

国际人类基因组织伦理委员会(HUGO)于1999年3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经HUGO理事会批准发表了《HUGO伦理委员会关于克隆的声明》。这个声明主要针对人的克隆,包括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对动物克隆作了原则性说明。

声明中提到,动物克隆应遵循与其他动物试验一样的有关动物福利的原则;克隆动物的目的应该明确规定,程序应该符合已建立的现有伦理审查机制;对生物多样性的可能后果应该加以关注。

“克隆技术从总体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关键性障碍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院士陈润生向《侨报》表示,对于所有公司来讲,看经营者是否有资质和能力,需要具体公司做具体评估。对这样一个新技术或者应评估而不能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做。

他认为,合理利用克隆技术服务社会是有利的,比如做疾病动物模型,因为它是为解决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服务的。“如果把这些动物全都是归于实验类当中,任何编辑或者是实验,其实都是有助于人类的一些探索和发展。”至于大众所关心的,从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克隆人,可能就是因为目前大家都没有尝试过,不同的物种克隆成功率和难度应当是有所不同,但是在伦理上这是绝对禁止的,也是国际统一共识的。

有批评人士认为,目前宠物克隆的手术过程以及技术操作都缺乏相应的标准。由于克隆技术尚未成熟,一些克隆动物或将存在先天性缺陷和免疫方面的问题,也对动物权益构成了威胁。美国人道协会和善待动物协会对克隆中涉及动物的权益也深感忧虑,表示反对克隆宠物。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赖良学表示,如果只用一只狗来克隆一只狗当然最好,但目前技术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目前,他们能做的就是让动物少受痛苦,在麻醉的情况下,通过手术进行取卵和胚胎移植后,给狗打止痛药,然后缝好以后自己慢慢恢复健康,尽量少牺牲动物,不要做完以后就处理掉。

英国《卫报》在相关评论文章中指出,对任何一个曾经存在于世间的生命而言,“死亡”都是“活着”这一状态必不可少的归宿;帮助人类理解生与死的意义,何尝不是宠物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记者采访的一些养宠物的主人也表示,克隆花费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让离开的爱宠再次“复活”或许只能给自己心灵予以慰藉。

就目前而言,宠物克隆已经开启了商业化步伐,随着宠物克隆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管却仍处于空白。有学者建议,面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应与时俱进,及时跟上宠物克隆市场发展的脚步,尽快明确宠物克隆商业化的相关标准,更要避免宠物克隆技术被滥用。(完)

消灭自由基、服用二甲双胍,人类能找到长寿密钥吗?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有科学家发表报告称,通过详细分析超过50万人的基因信息以及这些人父母的寿命记录,确认了人类基因组中12个对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理论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评分系统”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给了人们探问寿命谜题更精细的工具。然而无论工具如何变化,人类的终极目标却始终只有一个——尽可能长地延长寿命,活到“耆(qí)寿耇(gǒu)老”。

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人寿命极限是120岁的说法,魏晋学者“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其名作《养生论》中写道:“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并表示养生有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这与现在说的养生要心态好、管住嘴等也如出一辙。

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对于长寿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感悟和经验主义,而是开启了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索,然而所有这些,也不能解开如何使人类长寿的谜题,只是离答案更近了一步而已。

对抗衰老就要干掉自由基?从网上流传的“长生仙丹”说起

1月2日,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听麻省理工学院专家推荐吃的抗衰老药,据说效果是指甲长得更快了。方舟子随后发文揭开真相,这款所谓“长生仙丹”的有效成分其实是很早就在用的紫檀芪和烟酰胺核糖苷,前者是抗氧化剂,后者是营养素。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抗氧化剂能延缓衰老”的说法源自1956年被提出的自由基假说。

假说认为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对机体有害,积累下来导致衰老。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会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在反应中间会出现活跃的中间产物——自由基,它们能“打断”化学键、搞破坏,让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大量自由基的存在会让体内的酶活性降低、核分子中的共价键分裂。

自由基理论是有实验现象支持的,科学家通过用自由基抑制剂及抗氧化剂可以延长细胞和动物的寿命;人们也发现体内自由基防御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寿命长的脊椎动物体内的自由基产率低等现象。

然而这些发现只是证明存在自由基,寿命受到影响这个现象,却未说明自由基氧化反应及其产物是怎么引发衰老的,也没有说明什么因子导致老年人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而抗氧化剂被认为有益长寿正是由于其理论上能够清除自由基。常见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花青素、茶多酚等,但以花青素为例,它在试验中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吃到人体内之后就很难发生作用。此外,还有一种思路,是利用一些激素希望影响人体内的氧化还原细胞通路,从而增强人体抗氧化的能力,例如褪黑激素,由于其能够活化体内氧化还原系统,因此是抗衰老药物开发的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但无论哪种思路,抗氧化剂或者激素进入身体后如何作用,机理仍旧不清楚。

而另一种营养素的使用,应是配合热量限制的疗法,即在提供生物体充分的营养成分如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保证生物体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1935年首次报道热量限制延长大鼠寿限,几十年的研究还发现热量限制将推迟和降低多种老龄相关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发病。因此“仙丹”中的营养素并不是长寿的关键,背后的限制饮食、限制热量摄入很可能是长寿的“内功”。

二甲双胍是抗衰未来之星?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结果仍未知

就如方舟子在《潘石屹吃的“长生仙丹”是什么东西》一文中所说:动物实验结果是不具有证实能力的,这些保健品卖的时候都得声明未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不用于治疗、预防疾病,否则就会被追究责任。

可见目前的保健品能否在人的身上起效,是个未知数,只有经过严格系统的临床试验,被FDA等权威部门审批通过的,才是被试验证明能够真正帮助人类延长寿命的。

“目前明确的抗衰老的药物临床验证是二甲双胍,临床试验终点是寿命延长。”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王小宁表示,目前其他抗衰老的临床工作,包括轻断食等,指标还是健康促进和改善衰弱,目前尚无全球共识的年轻化评价指标。

也就是说,二甲双胍是目前少数以“延长寿命”为目标的可能药物,这是由于近几十年的临床表现(以控制血糖使用)为它的抗衰老能力提供了佐证,英国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有超过60年临床安全记录,通过一项时间为2.4年、纳入近18万人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接受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较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增加15%,尽管糖尿病患者更胖、有较多的合并疾病,本应减寿8年。我国科学家也证明长时间、低剂量(与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静脉血中的药物浓度相近)的二甲双胍处理,可延缓人类二倍体成纤维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制性衰老。

2015年底,FDA批准了二甲双胍是否具有延长人类寿命功能的临床科学研究,这是FDA首次批准所谓抗衰老药物的临床研究。

“之所以以前没人做抗衰老临床,是因为以寿命为终点耗时耗费巨大,需要较大的把握来开启临床试验。”王小宁表示,二甲双胍抗衰老的临床试验目前还没有结果,临床试验需要严谨、系统、专门的设计,一般会设一个期限,到达一定期限后,进行揭盲统计。

诸多假说只是盲人摸象?我们很可能正在接近真相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衰老假说开始从基于生命体、细胞,向细胞器、染色体甚至基因分子层面深入。

例如染色体层面的端粒假说。该假说指出,端粒是分布于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由于细胞每次分裂,端粒区都会缩短,当端粒短到一个极限时细胞就会开启凋亡程序。而癌细胞中有端粒酶,保护癌细胞分裂后端粒不受损失,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寻找能够激活端粒酶活性的分子,维持细胞活力。

细胞器层面,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状态也将影响细胞的死亡,例如线粒体在线状时充满活力,而粒状时细胞将凋亡。

而在基因层面,一系列长寿基因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逐渐被发现。上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敲除某个基因,模式动物的寿命会延长,随后科学家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长寿老人的基因组分析锁定长寿基因,目前FOXO和APOE是最著名的两个人类长寿基因。

近些年,新的衰老细胞假说出现,有科学家表示发现生物体内存在衰老细胞,用方法杀死衰老细胞,就可以焕发青春。

与长寿相关的假说不一而足,有的相互关联,有的相互佐证,不能一一列举。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很可能会有更多的理论出现。

假说不断,背后是大量生命机理的探索,虽然在化学物质、干细胞治疗、系统疗法等方面并没有脱颖而出的确实成果,但人们对衰老机理的探索很可能正在越来越接近真相。“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可利用的抗衰老科学依据和工具已快速累积,人类已经走在抗衰老的路上。”王小宁同时强调,由于慢病是加速衰老和过早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控制慢病,延缓慢病病程是最靠谱的抗衰老策略。而控制饮食(热量限制),合理运动,心情舒畅,把住腰围是民众最经济、最可行的抗衰老方法。

日媒:2050年人类寿命有望达150岁 人机结合无止境

文章来自:日经中文网

关于防止衰老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华盛顿大学教授今井真一郎等人发现具有抑制老化功能的长寿基因。该基因产生的酶成为抑制衰老的关键。虽然这种酶每个人体内都有,但被认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失去作用并老化。

今井等人注意到使这些酶保持活力的生物物质“NMN”(烟酰胺单核苷酸)。毛豆等含有少量的这一物质。日本企业已经成功实现量产NMN,其中一部分已经上市,但关于实际上人类摄取后能否真的防止内脏器官等的老化,尚在研究之中。

目前已经在老鼠身上确认到效果,今井教授表示“将用2到3年证明对人是否有效”。他笑着表示,“直到离世前都一直保持健康的‘健康长寿者’应该会增多”。

“总有一天将实现活体器官的交换”。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中内启光力争在猪体内培养出人的胰脏。中内认为,对猪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使其无法长出胰脏,然后在猪的受精卵中混入可以培育出一切人体细胞的iPS细胞,由这种受精卵诞生的猪的体内就能够长出人体的胰脏。日本政府最早将于2019年放宽限制,中内计划在日本申请开展研究。

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可以用脑电波操控的机械臂。大脑产生“活动”的想法后,帽子上的传感器会捕捉到从大脑检测到的电波信号,“第三只手”就会活动。主要研究人员西尾修一表示,“人的大脑拥有让三只手同时活动的能力”,期待取得进展。

在两手进行复杂作业的同时,通过脑电波控制机械臂活动(京都府精华町)在两手进行复杂作业的同时,通过脑电波控制机械臂活动(京都府精华町)

在狩猎采集社会,很多人因为受伤丧命。后来进入农耕社会,20世纪时发现了抗生素,使得传染病急剧减少。在有记录的约300年里,人类的平均寿命从不到40岁延长至80岁以上。人口学专业的明治大学特任教授金子隆一表示,“人类正在成为在死亡之前能够保持健康并最大限度发挥潜能的稀有生物”。

如果抑制衰老、更换脏器以及大脑与机械相融合的研究得以推进,到2050年人类将接近不老不死。如果“晚年”一词成为不再使用的语言,人类需要作为“支撑方”而一直工作,关于社保的思考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日本经济新闻面向约300名年轻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于“人类的寿命将延长至多少岁?”的问题,回答“150岁”的最多。今后将出现一家4代人、5代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社会。此外,关于到2050年日本人的主要死因,回答“自杀”的最多。

“你们的生命即便能延续千年,也会被缩短成很短的时间”——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如此感慨人类浪费人生。有死才有生。从古代开始哲学家就在追问在有限的生命中“过好一生”的意义。死亡离我们越远,我们越应该追寻转瞬即逝的生的理想方式。

人体与机械的结合

坐在椅子上的人随意作出石头、剪刀、布的划拳工作,在空中画圈。几乎同一瞬间,由无数的电线和漆黑的5根“手指”构成的机械臂伴随着独特的机械音做出相同的动作。就好像是自己的手的分身一样。

日本机器人新创企业MELTIN MMI开发的机械臂通过图像读取人的动作,像生物信号通过人类神经那样使电流通过,再现人的动作。

机械臂能忠实再现粕谷的手部动作(东京都新宿区)机械臂能忠实再现粕谷的手部动作(东京都新宿区)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粕谷昌宏表示:“人类做出的日常行为的90%以上的生物信号已完成分析”,结合再现人类动作的控制技术,力争实现将肉体的一部分改造为机械的赛博格(Cyborg)技术。

终极目标是实现“只要有大脑就什么都能做的社会”。“如果身体和机械不断结合,突破人类肉体的制约,就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粕谷梦想打造将人类推升至新高度的未来。

此外,通过在人体内放入极小的机器人来治疗癌症的技术也在推进研究。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孙东利用3D打印机技术制造了只有头发直径(100微米)大小的微型机器人。

治疗时通过注射等方式将机器人放入血液之中,利用磁力操作其移动至患部,释放内部存储的干细胞。孙东教授表示干细胞具有清除癌细胞的能力,能提高治疗措施的成功率,正在推进借助小鼠确认效果的实验。

到2050年,机器人不仅会改变肉体,甚至会改变人体内部。人类和机械的结合没有止境。

年轻族群推动新时尚 克隆宠物消费基因

果汁(右)和它的克隆,小果汁。(游润恬摄)

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去年年底宣称编辑了双胞胎婴儿的基因,引发人们思考尖端生物科技的应用背后的道德问题和利润。克隆宠物和消费级基因检测成为年轻人时尚,是近年在中国冒起的新产业。这两个产业反映出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基因科技也可当成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工具。

“小果汁”应该是世界上最贵的串串(杂交狗)。

它的毛色并不单一,浅褐色中夹着白色,毛也不算十分浓密。不过它很讨喜,乌溜溜的眼睛很机灵,可以乖乖地被主人何军抱在腿上,还不时舔主人手指。

“小果汁”是何军花了38万元(人民币,下同,约7.6万新元)请希诺谷公司克隆的狗,现在五个月大。“小果汁”的原型是“果汁”,大约9岁,是何军多年前收养的流浪狗。

两只狗除了体积大小有别之外,其他方面几乎一模一样。它们同样不喜欢亲近其他狗只,包括彼此。把它们放一起时,不能喊它们的名字,因为它们分不清主人是在叫自己还是在叫另一只名字也带“果汁”的狗。

20190210_news_chinapets1_Medium.jpg
对于领养流浪狗比克隆狗更有意义的批评,动物训练师何军问心无愧;他花7.6万元克隆流浪狗“果汁”,就是为了提倡领养流浪狗的意识。(游润恬摄)

业者对克隆宠物市场前景乐观

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平向《联合早报》解释,克隆的步骤是:从“果汁”的后肢取直径三毫米的皮肤组织,通过组织建系获取完整有活性的体细胞,再把体细胞融于去核的犬卵母细胞,构建克隆胚胎,最后把克隆胚胎移植入代孕的母犬体内。为“小果汁”代孕的是一只实验专用的比格犬。

他介绍,公司自去年5月第一只面向消费市场的克隆犬诞生以来,已接了20多单克隆犬的要求,其中超过半数已交付,所有订单基本成功。

希诺谷成立于2012年,在2014年和去年完成了两轮融资,前几年主要是科技研发,去年开始推出商业化克隆宠物的服务,进入科技成果转换的阶段。

赵建平对克隆宠物市场的前景乐观。根据胡润《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资产过千万的养犬家庭预计超过30万户。希诺谷预计,如果当中1%的家庭有克隆宠物的需求,克隆宠物市场每年就有3000只。以每只38万元计算,总市场额为11.4亿元。赵建平说:“我们公司的目标是经过两三年提升生产能力,争取每年克隆三五百只。”

客户以年轻女性居多

何军是动物训练师,观察宠物市场多年来不同阶段的发展。他介绍,中国的宠物市场从2000年前后第一场狗展开始形成,起初主要是狗只买卖、活体交易,接着围绕狗只的医疗服务开始出现,再往后发展是洗澡、美容等宠物店消费的兴起。

他说:“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狗只的行为问题,也因为人们流动性强而有宠物寄养需求。以后老狗越来越多,宠物殡葬市场会越来越大。”

希诺谷的基因生意瞄准的是不舍得宠物死亡的主人。赵建平说,客户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把精神寄托在宠物上,把狗看成是家庭的一员而不只是传统意义的看家护院的畜生,因此当宠物出意外或老死时,她们会愿意克隆宠物。

狗主可趁宠物健在时把它的细胞保存在希诺谷公司,供日后用以克隆。如果狗主在宠物死后才决定克隆,只要尸体被冷藏保存在摄氏四度以下,一周内取出的细胞仍可用来克隆出活蹦乱跳的新狗。希诺谷克隆的案例大多是刚死亡的宠物。

克隆宠物引发伦理思考

以克隆的方式让死去的宠物“再生”,目前还是超前于社会的主流观念。有网民批评这违反万物生死的自然规律,有舆论认为迫使母狗代孕有违动物权益,也有舆论认为把资源放在关爱和领养流浪狗比克隆狗更有意义。

赵建平回应说:“任何颠覆性高新技术的出现都伴随着争议,比如30年前的试管婴儿。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真正进入到大众的生活,大家也都能接受。”

他透露至今为止,客户接收克隆犬后都反馈非常满意,会分享她们与新狗互动时的新发现或乐趣。“狗主的喜悦,是我们团队努力的动力。”

对于代孕母狗的照顾,他表示只会在母狗发情的时候受孕,一年最多两次。他也指出,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比如饲养面积和通风温度,“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这是对实验动物的合理保障。”

他说:“一切法律明确禁止的,我们肯定不做,例如克隆人。”

对于领养流浪狗比克隆狗更有意义的批评,何军问心无愧,因为他花38万元“复制”流浪狗“果汁”,就是为了提倡领养流浪狗的意识。

“果汁”约一个月大时被遗弃在宠物店门外,何军收留它后,决定把它发展为流浪狗的代言,让它在一岁以后就开始接拍影视作品,至今已在10多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亮相。

何军解释,过去每当一部以纯种狗为主角的电影上映后,便会有人一窝蜂买同种狗只来养,这滋养了一些条件欠佳的养殖场。“我希望通过‘果汁’,让大家看到流浪狗也可以很好看。”

他指出,动物演员跟人一样偶尔会生病、累,或有情绪,许多电影其实是用数十只甚至百多只同样品种的狗替换着拍同一个动物角色。不过由于每只流浪狗的长相独特,不像纯种狗那么容易找“替身”,而“果汁”又已绝育,所以才会想以克隆的方式减轻它的拍片负担。

中国目前没有法律明文禁止克隆动物。多莉羊1996年在英国诞生,克隆犬于2005年出现在韩国,之后美国企业开始提供克隆犬服务。美国女星芭芭拉·史翠珊去年撰文描述克隆爱犬的心路历程。她写道:“陪了我14年,亲爱的萨曼塔走了,我万分崩溃,好想用某种方式把她留下。”

消费级基因检测成为年轻人新宠

记者最近做了消费级基因检测,人类八个更适合运动减肥的基因型,我一个都没有。基因对运动减肥效果的影响约为40%。这意味我的运动量就算跟别人相同,减少体重和腹部脂肪的效果较不明显。

20190210_news_chinapets2_Small.jpg
消费者依照基因检测盒内的指示采集唾液样本后寄回检测公司,等待两到四周,便可在线上查看报告。(各色DNA提供)

反正效果较不明显,记者决定这个春节放自己几天“运动假”,心安理得地不逼自己锻炼。

其实更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更勤于锻炼,以弥补偏低的运动功效。无论是供人们为缺点开脱,还是作为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自我的起点,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各种玩法,使它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费用一般少于500元(人民币,下同,约100新元),而且足不出户,也可轻松完成检测。先在网上下单,等待检测配套送上门,把2毫升唾液吐入采集器,快递回给公司,等待两到四周,便可在线上查看报告。

20190210_news_chinapets3_Small.jpg
记者的基因检测报告样本。用户可点入个别特征,深度了解影响特征的基因型,以及特征可能对事业和生活的影响。(截图)

不同公司解读基因的方法略微不同。较普遍的检测类别包括祖源、运动细胞、个性、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具体检测项目包括学习能力、怕不怕孤独、酒后会不会脸红、乳糖耐受等。

不能取代医疗级基因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级基因检测不能取代医疗级基因检测,不适用于检测新生儿健康、遗传病筛查、肿瘤诊断、亲子鉴定等。消费级基因检测也有别于警察用来排查涉案者身份的司法鉴定。

亿欧智库去年11月出炉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创业公司多数从2014年开始成立,由于政府目前限制少,基因测序技术的成本又不断降低,未来五年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将高速增长,预计2019年将成为市场的“爆发元年”,消费者规模可达350万以上。

业者:丰富数据优化产品不能只靠消费者好奇心生存

受访业者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行业的前景确实乐观,不过目前还处于困难的起步时。

各色DNA创始人郭婷婷告诉《联合早报》,公司的用户年龄主要介于20至30岁,半数住在一线城市,八九成拥有大学学历;他们主要是出于好奇心而尝试消费级基因检测。

她说:“好奇心人群的池子有限,总有一天这些人体验过后,觉得不过如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我们要与用户保持互动,通过他们的反馈来丰富数据,使产品进化,吸引更多人尝试。”

她坦承,目前能从消费级基因检测找到的、对生活有非常针对性的指导和确切结论其实并不多。中国公司赖以解读基因的科研成果多数是西方以高加索人为对象的研究。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参与基因检测,数据库将不断优化,基因解读的准确度也将提高。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黄捷也体验过基因检测。他把基因检测看成是“算命”,算术的算,不是掐算的算;命是生命的命,不是命运的命。

20190210_news_chinapets5_Small.jpg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黄捷:“互联网加基因”产业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黄捷提供)

他受访时指出,很多创业公司在推“互联网加基因”的概念,试图以基因检测为接口接入传统的健康指导和养生,比如通过基因检测来指导运动、营养、美容甚至小孩的课外教育和人生规划。

他说:“这些虽然看似是一片蓝海,但是需要真正的大数据的支撑和强大的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为基础。”

他介绍,基因科技的应用目前还是以临床的“刚需”为主,例如检测胎儿是否有唐氏综合征等缺陷,以及指导癌症患者用药。他解释,由于所有癌症的直接发生原因是基因突变,制药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设计不同的靶向药物,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

官方终将出台监管政策

美国对消费级基因检测有一定的监管,例如禁止业者宣称能预测某些疾病的概率,以及立法禁止基因歧视。规模较大的业者按自律的原则,承诺保护用户的基因信息,未经同意不会转卖给药商等。尽管如此,美国还是发生大批用户信息流上网的事件。

中国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将出台监管政策,届时本来就自律且没违背用户信任的企业,将能生存下来。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贺建奎编辑婴儿事件发酵 美国3教授被查

贺建奎因制造“基因编辑婴儿”,引发全球舆论风波。美媒消息称,3位斯坦福大学教授,也因涉入“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正接受调查。其中包括贺建奎的前导师。

去年底,一对接受基因编辑的大陆双胞胎女婴出生,震惊全球。今年1月,媒体爆出还有第二名大陆妇女,正怀有经过基因编辑的胎儿,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美联社报导称,近日,斯坦福大学正对3位教授展开调查。包括贺建奎的前导师奎克(Stephen Quake)、大学生物伦理学家贺柏特(William Hurlbut)和基因学专家波提斯(Matthew Porteus)。

他们都表示,去年与贺建奎一直有联系,知道或怀疑贺要在移植入母体的胚胎中,试验基因编辑技术。贺柏特与波提斯说,他们反对且不鼓励任何类似实验;而奎克则表示,他仅与贺以概括和一般术语讨论过基因编辑一事。

贺建奎此前在史丹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返回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任教,并开始进行基因编辑工程研究。

事实上,自去年底,贺建奎公开宣称以基因编辑技术让两名女婴诞生后,德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就宣布,会调查贺建奎与其前导师迪姆(Michael Deem)的交流。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震惊全球科学界,科学家们联名谴责贺建奎的行为违背了科学伦理,指出其中的危害不堪设想。因为经编辑基因可能对其他基因造成伤害,而且基因的改变可能会一直传至后代。

据此前报导,贺建奎因为“基因编辑婴儿”被全球学术界挞伐后,贺疑似被中共政府软禁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酒店内。而贺的合伙人则抱怨,贺给公司留下的一堆“烂摊子”。

今年1月21日,中共官方宣布,“贺建奎为追逐个人名利,蓄意逃避政府和学校的监管,实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案件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官方声称,贺建奎涉嫌违反中共2016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实施了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其行为违背了科学伦理,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斯坦福大学的调查主要为了掌握该校教职人员在这一引起巨大争议的事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

斯坦福大学方面也在邮件中确认了这次调查,校方发言人 Ernest Miranda 表示:“我们正在对本校研究人员与贺建奎博士的来往情况进行评估。”

2018 年 11 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独家披露曾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的贺建奎,已经开始在深圳进行一项大胆且极具伦理争议的实验,目标是创造出全球首个基因编辑婴儿。随后,贺建奎向外界表示,这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女婴已经降生,中国相关部门随即展开调查,贺建奎本人也很可能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此事一经曝出,贺建奎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谴责,并被很多人称为“流氓科学家”,违背人伦、无视相关科研规范等批评如潮水般涌来。但事实上贺建奎并没有对其研究项目完全保密,而是将他的研究与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们广泛分享,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建议,甚至希望他们能帮自己刊发论文。

斯坦福大学官方在从新闻报道中得知该校有三名教职员工事先对贺建奎的研究知情后,随即展开调查,而斯坦福大学也是目前已知的涉事人数最多的科研机构。这三名研究人员分别是医疗伦理及神学家 William Hurlbut,他在事前已与贺建奎有过数月的深入交流;基因编辑专家Matthew Porteus,以及生物物理学家 Stephen Quake,他在业内有很大影响力,同时还担任由扎克伯格夫妇成立的高达 6 亿美元的“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 Zuckerberg Biohub)的联席总裁,此外,此人也正是贺建奎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后期间的导师。贺建奎于 2011 年开始在 Quake 的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在 2012 年回国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方具体从涉事人员那里了解到了些什么信息,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调查人员表示,希望获得的信息包括:学校雇员是否协助过贺建奎的研究,是否对他进行过资助,以及是否有对贺建奎的研究进行过劝阻。

据知情人士透露,斯坦福大学的调查行动将交由独立第三方执行,这也是美国高校历史上第二次在丑闻发生后所组织的调查。毕竟,本次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学界造成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甚至标志着科研自我约束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败。

去年 11 月,莱斯大学也宣布,将对该校生物工程教授、贺建奎曾经的研究生导师 Michael Deem 展开“全面调查”。根据美联社的报道,Deem 教授直接参与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甚至包括与有意参与研究项目的中国夫妇会面。他的名字也被作为高级作者,列在了一份尚未发表的研究手稿中。

Deem 教授的律师随即针对这些指控进行了抗议,并对《休斯顿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表示:“Deem 教授从未进行过人体实验,也未在该项目中参与人体实验。”

一般而言,美国高校的调查都私下进行的,也都是重要教职人员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尤其是那些为学校带来数百万美元研究经费的人。但这次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涉及到人体实验,如果让学校名誉受损,搞不好损失的将是巨额联邦政府研究经费。

今年 1 月 21 日,新华社刊发了针对贺建奎的调查报告,预示着贺建奎可能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同日,贺建奎被其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开除。报告中,某匿名人士表示:贺建奎从 2016 年开始,就私下组建了一个包括外籍人员的研究团队,并刻意逃避监管,将 CRISPR 用于非正常目的。而调查中提到的“外籍人士”似乎并不是巧合,这也是导致斯坦福大学于 1 月底启动调查的原因之一。

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贺建奎可能确实得到了很多美国科学家的建议与鼓励,但在东窗事发之后,这些美国科学家为了撇清干系,刻意孤立贺建奎,甚至将其妖魔化。假使真有这么一群科学家存在,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可能是一旦贺建奎被严肃处理,形势所迫后难免“咬”出其他人,但这些说法到目前为止都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可以确认的事实就是,贺建奎已将其研究计划广泛传播,他的学生也给很多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发过邮件寻求帮助。这些人其中有很小一部分应该已经得知基因编辑婴儿在去年年中已经完成受孕过程,这其中就包括前文提到的斯坦福大学的 Stephen Quake,以及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 Craig Mello。

邮件显示,虽然 Mello 教授的确对创造婴儿持反对态度,但直到婴儿出生的新闻被曝出前,都还在为贺建奎提供咨询。马萨诸塞大学新闻官 Mark Shelton 表示,校方将不会对 Mello 教授展开任何形式的调查。

从 2017 年开始,贺建奎就已经在各种场合宣扬其对基因编辑婴儿的兴趣,比如 2017 年 2 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一场闭门会议上。这次会议正式由前文提到的斯坦福大学生物伦理学家 William Hurlbut 参与组织,与会人员多是学界和政界名人。

Hurlbut 曾在博客中写道,会议对基因编辑用于人体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此后,Hurlbut 继续与贺建奎密切交流并提供咨询,但他表示当时对已经开始的受孕过程并不知情。

斯坦福大学的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何有些美国科学家们明知贺建奎研究项目,却没有对其进行检举揭发?斯坦福大学涉事人员、基因编辑专家 Matthew Porteus 表示,2018 年初,贺建奎亲赴斯坦福与其会面,并分享了自己关于“制造抗 HIV 人类”的计划,Porteus 对这一计划表示了批评,但作为科学家,“尊重保密性是我们的文化”。

关于贺建奎与 Stephen Quake 的来往,外界知之甚少。贺建奎在博士后期间与 Quake 共同发表的一篇论文也与 CRISPR 并无关系。但贺建奎曾因为要回深圳建立实验室而缩短了其攻读博士后的时间。

贺建奎曾经一度被认为是“科技新星”,他在为美国科学家提供差旅、联合研究、资金支持方面表现的相当慷慨。他创立的深圳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irect Genomics)也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融资,用于将其博士后导师 Stephen Quake 发明的基因分析技术进行商业化,而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 Craig Mello 也曾在公司咨询委员会任职,期间多次前往中国开会,甚至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被曝前后,也去公司参加过一次会议。

目前,斯坦福大学的内部调查已经启动,而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

 

 

中国的“弗兰肯斯坦”何建奎的败落

转基因婴儿:中国的“弗兰肯斯坦”何建奎的败落,这是星期二下午上市的法国世界报在其科技和医学副刊上的一个标题。在副标题中,Hervé Morin 、Florence de Changy 、Simon Leplâtre这三名作者强调,何建奎这个世界上两个转基因婴儿“之父”违反了涉及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规则。

文章写道,贺建奎本是中国生物基因界的一颗上升的新星,他曾梦想着要成为人类的救世主,但是,在他于2008年11月26日宣布两个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诞生之后,贺建奎被软禁在深圳,并面临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的审判,在中国的媒体上,贺建奎被称之为是中国的“弗兰肯斯坦”。

何建奎如今是前途未卜,已经诞生的露露和娜娜更是前途未卜,因为其基因修改的效果无法预测,第三个待出生的转基因婴儿的命运就更是如此了。

那么,贺建奎是怎么样越过国际生物界对人类基因编辑的建议,怎么样越过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规则的呢?

文章援引新华社于1月21日的报道说,调查人员认为,贺建奎这么做是为了追求个人声誉,贺建奎实验用的资金来自于他自筹的资金。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指出,虽然贺建奎不是医生,虽然他也从来没有进行过临床试验,但他在世界生物和基因界,也并不完全是一个无名之辈。文章介绍了贺建奎在美国休斯顿莱斯大学求学以及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的经历,指出,这些经历让贺建奎在2012年因中国的千人计划而返回中国之前,结识了国际基因界的名人。

文章还指出,虽然贺建奎在加州伯克利以及斯坦福结识的一些生物界名人表示自己不知情,但确实有一些名人是在贺建奎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计划实施的上游就知情的,比如休斯顿莱斯大学的迈克尔·蒂姆(Michael Deem)就是这样。

文章表示,更让人吃惊的是诺贝尔奖得主梅洛(Craig Mello),梅洛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另一身份,则是贺建奎所开公司之一的一名科学顾问。梅洛在2018年4月份就知道两个被编辑的基因胚胎成功怀孕的消息,他表示他对贺建奎表达了他的反对意见,但他没有觉得有必要向国际科学界发出警报,而且,梅洛也只是在贺建奎宣布两个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才于2018年12月初辞去了贺建奎所开公司的科学顾问一职的。

想犯罪别瞎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公司向FBI开放数据库 公民隐私再一次向公共安全妥协

美国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FamilyTreeDNA证实,该公司已授权联邦调查机构(FBI)访问其近 200 万份遗传基因数据。这一决策意味着执法机构的调查人员将可以获得与数亿人有关的基因信息。关于执法需求与普通公民基因信息隐私的问题从去年 4 月开始发酵。

当时,美国警方通过在开源基因信息平台 GEDmatch 上比对犯罪现场的基因信息抓住了臭名昭著的“金州杀手”。这名嫌疑人曾杀害十余人,强奸数十人。

因为 GEDmatch 是开源的,所以警方可以在不经过任何许可的情况下上传犯罪现场的 DNA 数据并进行比对。而此次 FamilyTreeDNA 承认的与警方的最新合作,则标志着商业基因测试公司首次自愿向执法机构开放用户数据访问权限。

FamilyTreeDNA 与警方合作后,美国警方能够使用的基因数据库比之前在 GEDmatch 上的大了整整一倍以上。FamilyTreeDNA 还同意为 FBI 测试 DNA 样本,并上传结果到公司的数据库,然后允许执法机构查看与犯罪现场样本匹配的家庭。

对于执法者,获取公众基因信息可能是攻破谋杀和强奸悬案的关键;而对于隐私倡导者,FBI 访问私人公司基因数据库的能力则可能会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危险的先例。毕竟现在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已经非常便宜,在 23andme 花 199 美元就可以获得自己的祖源和健康信息了。

当隐私与公共安全产生冲突时,人们内心的戒备会格外松弛。系谱学家莫里斯·格里森(Maurice Gleeson)对美国和欧洲“家谱社区”的成员做了一项调查,发现 85%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执法人员使用他们的 DNA 信息来捕捉连环杀人犯或强奸犯感到 OK。参与调查的人中有 96% 进行了 DNA 检测。

大部分人乐于贡献出自己的隐私信息来协助警方破案,就像去听张学友演唱会却被警方做了面部识别一样,是一件“与有荣焉”的事情。但实际情况可能没那么简单。

就拿 FamilyTreeDNA 来说,该公司与 FBI 合作后,被分享的信息不仅是该公司消费者的信息,更涉及这些消费者的亲人的基因信息。人类的基因信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实际上只要获得全球 2% 的人口的基因信息,就可以推衍出余下 98% 的人口的基因信息。

警方正是利用这一点抓住了金州杀手和白银杀人犯。他们并没有去做基因检测,更没有公开过自己的基因信息,但只要与他们有亲属关系的人的基因信息被获取,就相当于他们本人的暴露。这一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一样。

过去几年里基因检测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仅 Ancestry 和 23andMe 两家公司就售出了超过 1500 万个 DNA 试剂盒。Family Tree 在与 FBI 公开合作之前,就已经向对方提供了超过一百万个 DNA 配置文件,这些都是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的。

FamilyTreeDNA表示已经为警方提供了十余次基因匹配服务,并表示执法机构不能自由浏览所有的基因数据,只能够访问具有匹配 DNA 的用户信息。而且,确实不愿意被调查的用户现在也可以删除网站上自己的 DNA 信息。虽然要推衍出你的基因信息也并不是难事。

“不管怎么说,我感觉受到了侵犯。他们毁坏了我作为消费者对他们寄予的信任,”加利福尼亚州的遗传系谱学家 Leah Larkin 对BuzzFeed News评论称,“我必须要考虑是否退出匹配或删除我的档案。”

帮助抓捕嫌犯固然很好,但打开一个基因数据库很容易,关上却很难。关于隐私与执法的关系,可以参考苹果 2016 年拒绝为警方解锁参与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恐怖袭击事件嫌疑犯的 iPhone 时所做的解释。

“政府表示,这个工具只会被使用一次,只用在一部手机上。但是,这根本不是真的。工具一旦制造出来,该技术可以被一次又一次地使用,用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