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理想情况下,你能活到120岁。

这是美国学者海尔弗利在1961年提出来的概念。人体细胞一般分裂50次左右,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

但我们还能突破生理极限,活得更久吗?

如果你问硅谷的那群“生物黑客”,他们很可能信誓旦旦地回答:当然能!而且,这些野心家并不只是嘴上说说。

“我不是吸血鬼!” Paypal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2018年《纽约时报》的年度论坛上这样为自己申辩。他反驳的是一则流传甚广的传言:彼得·蒂尔通过注射年轻人的血液,以此对抗衰老。虽然不承认换血,但他并不避讳自己对长寿的渴求。他公开承认,自己正在服用生长激素药物。

而有人比他更激进,相信基因重组试剂可以突破生理局限。生物医药公司的CEO艾伦·特雷维克(Aaron Traywick),曾在生物黑客大会上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当众脱下裤子,拿起一支细细的针筒,朝自己的大腿注射了疱疹治疗基因药剂。这是其公司研发的廉价基因药剂之一。两个月后,他被发现在水疗中心溺亡,身边漂浮着很多药瓶。法医的调查结果显示,他溺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经中毒后意识和感觉的短暂分离。但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他的死亡和这次注射有关。

显然,他们把“衰老”看作是能预防和治愈的疾病,甚至对死亡抱着抗争到底的心态。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代表的是另外一派观点,他在接受36氪专访时曾表示:“长生不老?我不相信。生物系统有自己的运行原则,我觉得这些人在浪费钱。确实有一些机构在尝试‘换血疗法’,但这些疗法都没有被证明临床的有效性。”

但这并不影响彼得·蒂尔这样出身科技行业的亿万富翁们对“长生不老”的追逐。

2018年,彼得·蒂尔联合创立的风投公司Founders Fund以及亚马逊CEO贝索斯的私人基金Bezos Expeditions参投了Unity Biotech,这是一家研究延缓衰老的生物科技公司,已于2018年上市。而硅谷创投圈密集关注抗衰老领域的起点是在2013年,那年谷歌成立了抗衰老研究公司Calico(California Life Company)。另外,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投资了超4亿美元进行抗衰老研究。

硅谷巨头们在颠覆了手机、电脑、汽车等领域后,逐渐将触角延伸到人类的寿命。为了实现长寿、高智能和年轻,他们想对生命重新进行编程。过去几年,不限于硅谷,一些专注于老龄化和长寿的公司和基金组织已经出现,如Juvenescence、Apollo Ventures、Deep Knowledge Ventures、Life Biosciences、Longevity Fund等,但它们现在更像是孵化器般的存在。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逆转”年龄的一百种方式

除了人口老龄化这个大背景,最近几年的科研突破也是这些资本看好抗衰老领域的“稳定剂”。但要想抵御衰老,要先明白“衰老”这个概念。

按照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解释,衰老的进程能反映人身体一生发生的所有变化。目前流行的说法是,这些变化主要源于细胞的老化以及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的缩短。而衰老随之会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长寿药

目前关于细胞衰老的最新研究来自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工学院。2019年6月,它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化细胞会停止产生叫做核苷酸的化学物质。“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能保持核苷酸的合成,那么细胞的衰老可能会变慢。”该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声称,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消除衰老细胞的药物。

有时衰老也是双刃剑,它是身体对抗癌症的保护屏障——当细胞遇到潜在的癌症风险时,它们会进入衰老并停止增殖,从而使得癌症不会继续扩散。”南加州大学的项目负责人尼克·格雷厄姆(Nick Graham)表示,不应该消除所有的衰老细胞,因为这可能让人面临癌症的风险。因此,像Senolytics这样的抗衰老药物需要定点靶向消除衰老细胞,这样就能保留衰老细胞最初的肿瘤抑制功能。

Senolytics是单词Senescence(衰老)和词根-lytic(分解)的结合,可以理解为“消灭衰老”。它是生物科技公司Unity Biotech研制的自称可以延缓衰老并解决老年病的药物。它种类多样,每一种针对不同的老化疾病和特定的衰老细胞。据Nature的一篇报道,目前有文献记载的Senolytics种类达到了14种,包括小分子、抗体和多肽。

1月,Senolytics抗衰老类药物进行了首次人体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4名被诊断为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老年人,参加试验后大多数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了5%以上。目前,Unity Biotech正致力于治疗关节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肺纤维化、慢性肾脏病等疾病的研发。

华盖医疗基金高级投资经理朱竞阳就曾被Senolytics “刷过屏”。和很多人认为它是有效的长寿药不同,他表示:“Senolytics是在2015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应该)把它当作一般药物看,成功了就是好药,没成功也很正常。因为做药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充满风险。”

3D打印器官和器官移植

除了细胞这个对抗衰老的战场,未来学家伊恩·皮尔逊(Ian Pearson)提出:不断更换人体重要器官,可能是实现长寿的好办法。但器官的紧缺和配型的高难度,激发了科学家研究如何使用3D打印技术,以人体细胞为材料打印出自体器官。Prellis Biologics就是一家研发3D器官打印的公司。目前,它正在攻克如何保持3D打印细胞和组织长时间存活的问题。如果这项技术发展成熟,器官移植的等待时间将会缩短,成功率也会提高。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3D打印器官

另外,异种器官移植(在动物身体上培育新的器官并能被人体接受)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但该技术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启函生物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最近日本批准了有争议的人动物混合胚胎试验:创造包含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并将其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据Nature报道,目前为止,用于杂交培育的小鼠胚胎器官几乎完全成型了。

基因测序和基因治疗

精准描绘衰老的真实样貌是揭开衰老之谜的方法之一,而基因测序能成为“描绘”的工具。DNA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长寿”,这也意味着找到重返青春的灵药可能不再是亿万富翁的专利,普通人也能享受。

Human Longevity是抗衰老领域比较典型的基因组测序公司,它由奇点大学创始人彼得·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 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先驱者J.克雷格·文特尔(J. Craig Venter)共同创立。戴曼迪斯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我们每天可以测10万人的基因组,2020年这个数字是500万。”而在国内的基因测序领域,据青桐资本投资总监薄奥克介绍,海普洛斯是国内测序通量最大的,在ctDNA领域准确度最高的。它的业务目前主要包括:癌症基因检测和健康人群基因检测。

另外基因治疗技术正在迎头赶上。就在2018年,遗传学教父乔治·切奇(George Church)教授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Rejuvenate Bio,对猎犬进行了基因治疗,让它们逆转年龄。但Rejuvenate Bio有更大的抱负,切奇在2019年接受《纽约客》采访时说:“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应该会在两年内完成狗的临床试验,并在五年内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生物技术的突破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自2018年以来,一些大型药企就开启了一轮密集收购基因治疗公司的热潮,并且频现巨额收购。比如罗氏以43亿美元收购基因治疗公司Spark Therapeutics,诺华以87亿美金收购了基因治疗公司Aves,新基药业以90亿美元收购Juno Therapeutics。

衰老几乎是人类所有疾病的根源。按照美国人工智能公司Insilico Medicine CEO的说法:“长寿生物技术产业很像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PC产业或90年代末的互联网。每个人都明白这个产业非常可观。”就如《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所言:“假如一个企业能让人类寿命延长两年,那么其价值就会超过千亿。”但与其他行业不同,它的成功不由物质定义,它取决于能为人类延长多少健康快乐的时光。

和欧美以及硅谷相比,中国在抗衰老领域的投资趋势并不明显。探针资本创始合伙人张辰说:“目前国内一提到抗衰老,主要还是指的医美以及保健膳食等领域。

逃过衰老,但死亡仍难避免?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上述相关公司的持续研发,或许衰老将会变成生命进程中可以修正的一个bug。在Unity Biotech的CEO内德·大卫(Ned David)看来,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衰老是灵活可变的,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可以安全改变人类衰老进程的时代。

如果衰老被治愈,人在老年时期的身体状况一路坦途,但死亡仍然是悬崖边的纵身一跃吗? 

这里有个概念叫做长寿逃逸速度:只要你能坚持活足够长的时间,直到等到长寿科技的创新,理论上你将获得永生。未来学家伊恩·皮尔森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时间:“只要你能活到2050 年,就有很大几率实现永生。”

那么永生是抗衰老的终极目标吗?遗传学教父乔治·切奇并不这么想:“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有效,人类的寿命就没有上限。但我们的目标不在于此,我们希望人的老年阶段能依然健康年轻而不是被拉长的衰老期。”

但对技术的乐观可能还为之过早,即便乔治·切奇的猎狗实验取得年龄逆转的积极进展,也无法保证能够治愈顽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老年痴呆症,它的基本遗传学和病理学似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但仍然没有治愈的方法甚至较好的缓解疗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深受阿茨海默症或其他痴呆症的折磨,这已经是目前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

另外,如果有些医学技术用于实现人类永生,就会面临伦理问题,比如基因编辑。有学者担心如果“基因改造”不是以治疗为目的,那么人体机能的增强就会变得恐怖。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写道:“法律可能会禁止对人类做基因改造,但是一些人可能抵挡不住改善记忆、抗病力、寿命等人类特征的诱惑。” 

显然,他担心这项技术的发展最终会违背初衷。在书中,霍金暗示富人更有机会变成“超人”——具备更强肌体能力、更高抗病力和智力以及更长寿命的人类,这将导致人类社会存在超人和普通人的“两极分化”,普通人可能遭受奴役。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我们和永生的距离

当大多数人接受了生命尽头必然死亡的宿命,总有些人就是“不认命”。他们拿自己做小白鼠,近乎疯狂地探索长寿甚至超越死亡的方法。

首先是引领科技养生潮流的硅谷第一“生物黑客” 戴夫·阿斯普雷(Dave Asprey),他除了坚持正念冥想、生酮饮食,最近几年升级了自己的“养生清单”:每天吃100份营养品,注射机体干细胞,定时接受红外线照射,并尝试在高压氧仓中“补气”。

硅谷企业家塞吉·法盖特(Serge Faguet)也有类似的做法,他每天会吃下60多颗药片,包含营养补充剂、抗抑郁药、降血糖药等,甚至还有违禁药物。他还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肌肉的生长。此外,他还注意保持精神健康、良好睡眠、均衡膳食、接受医学检查(血液和基因等)以及合理锻炼。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 在长寿抗衰的战场上,“生物黑客”们都实现了什么?

“我们是(复杂的)机器人,机器人可以被调节和改善。”法盖特说,自己现在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健康长寿,以准备未来能与机器融合,成为“超人”。

而彼得·蒂尔虽然否认接受过“换血”,但他承认自己和Alcor(一家研究低温技术的公司)签订了“人体冷冻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用户可以选择用大概8万美金保存自己的头,或者用20万美金保存身体。冷冻身体或大脑,也成了追求永生的一种途径。事实上,这种方法成功的前提是人脑的数据化。然而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攻克这个难题。

也有人想从基因改编入手,延缓衰老的到达。2016年,生物技术公司BioViva的CEO 伊丽莎白·帕里什(Elizabeth Parrish)称接受了自己公司开发的实验性基因疗法,这也是世界首例抗衰老基因治疗的人体临床试验,但治疗结果还存在争议。比如BioViva声称,帕里什的端粒变长了,她的白细胞在生物学上变得更年轻了。但从单个人的实验中得出肯定的结论是危险的,目前的数据测量也存在偏离的可能性。

马斯克的“脑机狂想”也正在推近人类与永生的距离。不久前,Neuralink公司宣布,其脑机接口研究出现了新进展:Neuralink采用侵入式,使用的电极线能防止大脑损伤。这可能是它区别于以往脑机接口计划的优势。据悉Neuralink会首先在高位截瘫患者身上做试验,但马斯克的野心不止如此。

前不久,他在一档播客节目上表示,该技术会让人类“有效地和AI融合在一起”。他更想让脑机接口成为像手机一样的存在,甚至比手机更全面地入侵人类的生活。那么人和AI融合后的终点在哪里?

如果脑机接口计划进展顺利,不久我们就能“上传思维”,此时肉体的长生不老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我们提早一步实现了数字化永生。但是那些游荡在云上的思维代码代表的就是你吗?或许乔治·切奇为我们描绘的场景更触手可及:“未来很多百岁老人在老年时期也一直充满青春活力,在死亡敲门之前,大家都不必经受病痛的折磨。” 

“这种想象还不坏。”

李嘉诚、巴菲特先后加入,天价“长生不老药”NMN平价版终上市

划时代逆转衰老技术走出实验室,李嘉诚捷足先登,巴菲特接踵而至

2018年下半年至今,生命科学领域的最大热点之一莫过于基于β-烟酰胺单核苷酸(即富豪圈中快速普及的“续命药”瑞维拓的主要成分NMN)的第二代NAD+(一种人体内维持DNA修复系统及线粒体能量合成系统运转所必需的辅酶)补充剂的逐步实用化。

自从2014年哈佛医学院衰老生物学中心主任大卫·辛克莱尔首次发现NMN可显著逆转衰老和延长寿命(动物实验中可延长整体寿命1/3,辛克莱尔因此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以来,NMN就一直占据了衰老和寿命干预科研领域的中心热点。几乎每周都有相关论文在重量级学术期刊上发表。

在哈佛大学2014年的实验中,辛克莱尔向外界介绍结果时公开描述:“仅仅一周的治疗之后,年老小鼠的细胞便已经与年轻小鼠难以区分。”而今年6月13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今井真一郎实验室在《Cell Metabolism》上再次发表研究结果,通过以注射NMN的制造蛋白eNMAPT的方式来提升NMN的体内合成能力,使得平均剩余寿命仅剩2个月(相当于人类6年)的暮年小鼠寿命延长到了4个半月(相当于人类13年),延长了一倍有余,外貌也出现显著年轻化逆转:

今年3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斋藤英胤实验室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证实NMN可以使失活的衰老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能力,成功恢复其细胞活性。

左:失去分化能力的衰老干细胞,右:经NMN培养后恢复分化能力

尽管从2014年起,就有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一些富商巨贾以实验试剂的名目天价(德国制药巨头默克(85.060,+1.92%)的报价为每克2000美元)购买服用。但每月2万美元(合每年160万人民币)的骇人成本使得NMN在2018年前的几年间仅作为一小部分顶级富豪的专享品而小范围流通,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则更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而富豪们对于瑞维拓等“续命神药“的青睐并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疯狂试用上,其巨大的发展前景更吸引了其投入重金研发。抑制衰老、延长寿命行业已经成为了下一个投资的风口。华尔街三大投行之一美林的报告中显示,该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1100亿美元,而到2025年,其规模更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

事实上,自NMN成为逆转衰老、延长寿命的代名词后,全球多家生物药企就积极尝试将其商品化。2016年,日本新兴和制药就曾推出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概念性产品,然而受技术和成本所限,其产品仅能达到人体有效剂量的1/40,无法产生实质性效果,且消费价格每个月高达数万人民币,市场化并不顺利。

而2018年下半年瑞维拓的上市,使这种在实验室阶段成功将哺乳动物剩余寿命延长2倍以上的神奇辅酶的价格一举降低至每月350美元,成功切入一般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区间。尽管如此,其国内每月近3000元人民币(京东报价)的服用成本还是将更多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不仅如此,这一全球性生物技术热点带来的巨大震动还引发了一系列叹为观止的商战大戏。

早在2016年,香港首富李嘉诚在瑞维拓仍在研发阶段之时,就已经开始`尝试其上一代产品烟酰胺核糖,并在长期服用之余斥资2亿港币入股了其主要原料供应商美国ChromaDex公司。而随着2018年瑞维拓上市,更多资本巨鳄纷纷加重在这一领域的投资。

就在一个月前,“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全球供应链巨头麦克莱恩(McLane)公司与瑞维拓的生产商Herbalma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瑞维拓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再次提供了强力推动。随后, Herbalmax在本周正式推出了价格更为普适的瑞维拓“核心版”,在保留大部分关键技术和含量的前提下将价格进一步下探至250美元/1980人民币。用特斯拉(219.940,+1.99%)的电动汽车来比喻,新上市的瑞维拓核心版就好比将先进电动车技术成功推向大众的Model 3,其不到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再次对这一市场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

疯狂仿制,保健品厂商陷入恐慌模式

而瑞威拓的入华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2018年京东将其引入中国,其火爆之势让一些传统保健品厂商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很多大厂在第一时间派出人马满世界求购相似原料对瑞维拓展开仿制。同时,为了压制瑞维拓的市占率,为自己的仿制品争得时间,几家保健品大厂甚至不惜铤而走险,通过网黑和水军等极端手段对瑞维拓展开了疯狂打压。直到2019年中,随着各路仿制品纷纷上市,为避免误伤,针对瑞维拓的规律性攻击才随之戛然而止。

而面对来自于哈佛,麻省理工,华盛顿大学等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强力科研数据和全球范围内对这一技术日渐普及的认知,国内保健品厂的打压也走向失败。今年4月,阿里巴巴(174.600,+4.57%)北美负责人亲自访问了Herbalmax公司总部,破除国内了保健品厂商的种种阻挠,瑞维拓也顺利被引入天猫。随后,巴菲特旗下的全球供应链巨头麦克莱恩也在中国另一知名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上开设了Herbalmax旗舰店,欲以最优的价格占领另一制高点。

瑞维拓上市后,各路山寨仿制品瞬间爆发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带领着我们窥探死亡这一“时间商店”的秘密,在探索人类生命极限的道路上,没有尽头,如同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忒修斯悖论》有过这样一段追问:如果我们将忒修斯之船上的老部件取下来,然后重新打造一艘新的船,那这两艘船中,真正的忒修斯之船是哪一艘?无论如何,这一生物科技红利下的续命奇迹,如今已成现实。而随着未来科技发展,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或许将不再是起点,而是终点……

加州出台美国首例“基因魔剪”法案:不要自行

近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台了一例针对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法案,该法案禁止在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基因治疗工具包,除非卖家在显著位置警告消费者不要将工具包用在自己身上。提出上述法案的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Ling Ling Chang称,这是美国第一部直接监管CRISPR的法律。

法案规定,除非联邦法律允许,否则任何人不得在本州(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基因治疗工具包,除非卖方在其网站上的显眼位置(在销售之前向消费者展示)及基因治疗工具包的外包装上贴上清晰可见的标签,指出该工具包不能用于自我使用。

这项法案于7月30日签署,将在2020年1月成为法律。

CRISPR是一种多功能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基因研究。法案提到,CRISPR技术在易用性、有效性和成本方面相较其他基因编辑技术有很大改进;它在疾病调查、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促成革命性进展的潜力。目前已有使用CRISPR技术治疗糖尿病、疟疾和镰状细胞病等疾病的重要研究。法案预计,到2025年,全球基因编辑市场将达到81亿美元。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以自我使用为目的而销售基因治疗产品是违法的,因为它们尚未获得批准。CRISPR技术的使用也受到了欧盟的监管。

加利福尼亚州的CRISPR法案主要针对业余爱好者将CRISPR技术使用在自己身上的行为。法案提到,当前市面上有一些在售的材料可供试验CRISPR技术,且以“自我使用”为名销售。这种现象使人们对消费者安全、公共卫生以及业余人士会使用CRISPR技术创造出什么而感到担忧。

法案称其意图是在不扼杀创新的情况下,确保消费者和公众的安全。“由于CRISPR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公共消费领域,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确保这些产品的安全。因此,适当地告知消费者,任何与CRISPR相关的基因治疗产品都不适用于自我使用”。

加利福尼亚州在基因编辑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沿,被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共同发明人杜德纳(Jennifer Doudna)就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除此之外,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出台这项法案还有一个具体原因。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项法案直接针对一位叫做Josiah Zayner加利福尼亚州居民,他同时也是一个生物黑客。

2017年,Zayner拍摄了自行将CRISPR注射到手臂上的场景,并因此声名狼藉。Zayner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表示,从2017年开始,他确实销售了一种针对人类基因的CRISPR产品,该产品可以编码一种叫做肌抑素的蛋白质的基因,用CRISPR去除这个基因可以使肌肉变大。但他说,该产品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停产。

物理学家:科研将取爆炸性进步‧未来10年可再造器官

未来世界将会是怎样的?飞天遁地、永保青春、遥控感应,这些在科幻电影、科幻小说中才能看到的,都像“魔法”般成真,人类的科技甚至能够主宰大自然。

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预见,未来10年将可以看到科学研究取得爆炸性进步,包括器官再造和治疗癌症。

马桶置芯片如厕做体检

他以一个内置生物检测芯片的马桶为例,人们只要上卫生间,就可以轻松进行体检,医生也可以随时获得结果,这将使疾病的诊断出现革命性的变革。

加来道雄是在砂拉越国际数码经济大会主讲“2030年的世界”时说,未来的抽水马桶、浴室镜子和衣服上都会有DNA晶片,人们将在不知不觉间被健康管理系统进行多次监测,测量身体中是否有少量癌细胞在聚集。

他称,未来,还有能直接杀死癌细胞的“纳米炸弹”,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能够杀死大部分癌细胞,就如同微型炸弹一样,将使癌症治疗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将出现人体器官商店

加来道雄也预见,未来人类寿命将获得延长,而且将出现人体器官商店。目前已经掌握人造皮肤、眼睛、鼻子的技术。下一个世纪,人体所有器官将在研究所进行培育,包括人的肝脏。

他也打趣说,科技的发展对喜爱“杯中物”者是好消息,往后不怕喝酒损伤肝脏,这些肝脏可透过基因培育。生物医学家还能够利用干细胞加上3D列表机印出完整的人体器官,甚至还利用基因疗法来改善自己或下一代的遗传。

而且,他说,未来科学家还可通过分析数亿人的基因及采用人工智能找到好的基因,以减缓老化、延长寿命。尤其是老年人许多器官已坏死,未来可通过再造器官来延长寿命。

晶片隐形眼镜正研制
眨眼上网20年后成真

加来道雄也说,未来不管身处何处,都能透过操控隐形眼镜看到图文影像,边走边工作。这些不再是遥远的梦,将会在未来20年后实现。

他说,有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隐形眼镜,这种隐形眼镜是把电脑晶片缩小,将它放进隐形眼镜的聚合物薄层中,然后只要用无线遥控,眼前就会形成各种半透明的图文影像,使用者甚至可以边走边上网。

用外语交谈将翻译字幕

他表示,当你看到某人时,隐形眼镜会通过互联网识别出这个人,并在眼前显示出他的个人信息。当对方以外国语言交谈,他所说的话讲被翻译成字幕显示在佩戴者的眼前,就如同看电影一样。

他说,如果前往罗马观光,隐形眼镜还可以复活昔日的罗马帝国;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出现的片段一样,可以生活在虚拟现实中。

加来道雄说,未来的世界将颠覆性的改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的时代来临,车祸和塞车等问题都将获得解决。甚至是你不再需要寻找车位,无人驾驶汽车将自行找地方停泊,并在你下班时操控按钮,汽车将前来找你。

“你也可以想像,以后你能和墙壁、桌子、椅子等对话。”

今井真一郎Shin-ichiro Imai

今井教授在日本东京的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博士和博士学位。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期间,他对酵母和哺乳动物Sir2蛋白的NAD +依赖蛋白脱乙酰酶活性进行了范式转换,并在Nature上发表了他的标志性论文。

2000年,他加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现任发育生物学和医学教授。他的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哺乳动物SIRT1和NAMPT介导的NAD +生物合成在哺乳动物衰老/长寿控制的系统调节网络中的作用。根据他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名为“NAD世界”的概念,用于哺乳动物的衰老/长寿控制。Imai教授的长期目标是通过了解NAD世界的空间和时间动态以及开发有效的抗衰老干预措施来实现“富有成效的老龄化”。

他和团队发现了长寿命基因(sirtuin基因,sirtuin)。

他的目标是让人健康的活到150岁。

个人简介:https://developmentalbiology.wustl.edu/people/shin-ichiro-imai/

文章收录

 

研究:老年鼠注射年轻鼠血液酶可“返老还童”

日本人Shin-ichiro Imai。

一种酶注射到老年鼠体内,让老年鼠明显呈现年轻化迹象,并延长了老鼠寿命。

之前研究知道,脱发、皱纹、行动减缓、视力减退等一系列身体老化现象,都和身体中一种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AD+)的减少相关。这份新研究发现,血液中一种叫eNAMPT的酶对增加NAD含量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从年轻老鼠血液中提取eNAMPT酶注入一组老年鼠体内,这组老鼠至少活了1,029天;只注射盐水作为对比实验的老鼠只活了881天。总体来看,接受eNAMPT酶注射的老年鼠寿命延长了16%。

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华盛顿大学的Shin-ichiro Imai说:“这些老年鼠没有经过特别的基因编辑,注射了eNAMPT酶后,它们玩滚筒的能力、睡眠规律都显现年轻化状态,毛发也更浓更亮。”

研究者们表示,他们将进一步研究eNAMPT酶是否与老龄化相关疾病和人类的寿命相关。

“基于老鼠体内eNAMPT酶的水平,我们能够以难以置信的准确度预测老鼠的寿命,”Imai说,“现在我们不知道这种关联性在人类身上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查明这是否可作为人类老化的生物标记。”

这份研究6月13日发表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美银美林在上月的报告中称“延迟人类死亡”的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美元

美银美林在上月的报告中称“延迟人类死亡”的市场规模已超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个市场规模将很快超过6000亿美元,基因组学、大数据和逆龄技术将人类寿命轻松超过100岁。“续命”这科幻小说经常出现的场景,在医药技术的推动下正变为现实。

作为华尔街的顶级投行,美银美林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仅就我国而言,和平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升了2倍。根据端粒学说的“海夫利克极限”人类极限寿命是120岁,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目前才80岁,还有很大的延长空间。美林美银称“人类处于寿命长度和质量空前提高的前夜”,事实上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早就嗅到了这个机会。2012年谷歌投资Calico 公司20亿美元,以实现其“挑战死亡”的使命;2016年Facebook CEO小扎夫妇承诺出资30亿美元来消灭疾病;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在2017年前就在抗衰老研究上投资了3.7亿美元;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联合投资了Unity Biotechnology,彼得·蒂尔还因狂热地与年轻人“换血”被称为“吸血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我国历代人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林万孝,1996年

在“延长寿命”的公司被富商巨贾热捧的时候,而一款被证实能显著延长哺乳动物寿命的产品似乎正成为科研界和投资界的“宠儿”。这个产品就是NMN,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AD+的前体。

NMN的成名要从2013年说起。2013年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Paul F. Glenn衰老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David Sinclair发现:服用NMN的小鼠较对照组延长了30%的寿命。NAD+是能量中枢线粒体的活化剂,补充NMN可以说是换了发动机。后续Science、Nature、Cell等权威杂志相继证实NMN能改善心血管、DNA修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年龄相关症状。David Sinclair教授也因在NMN方面的研究两次被NASA授予大奖,在2018年甚至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和《时代》2018年健康风云人物50人。常年盘踞华人首富的李超人服用一款NMN前体后“感觉超棒”,豪掷2000万美元将其引入香港100多家屈臣氏。

虽然硅谷的科技精英和西方的研究机构在“延寿科技”领域投资和研究早已布局数年,但在NMN这一领域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打破西方的垄断。NMN在延缓衰老,甚至逆转衰老方面广受认可,但也因成本、安全认证和生产规模上广受诟病,中国企业一举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

成本上,在全球最大试剂网站Sigma上500mg NMN的售价高达上万,即便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日本,不到10g的剂量售价也高达2万人民币。高昂的售价似乎成了大部分人尝试这一“延寿”的产品的门槛,NMN几乎成了富人的专利。幸运的是,依赖王骏教授近40年的酶法技术的积累,基因港实现了NMN的全酶法生产,NMN价格断崖式下降。NMN的生产长期被西方把控,采用的是化学法和发酵法,这不可避免会引入重金属离子或内毒素,而基因港的全酶法技术不但使NMN成本大幅降低,还不会引入任何有害物质。

安全认证上,基因港的NMN是全球首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获得FDA标准的GRAS认证的NMN产品。FDA是美国食药监局的简称,GRAS安全认证类似美国保健品的“蓝帽子”。美日品牌的NMN价格高不说,在安全性上更是处于“裸奔”状态。在生物制药领域,安全性不可小觑,1960年代“反应停”因可有效抑制妊娠反应名噪大躁,但因为没有将左右手性分子分离,最终导致1万多名海豹畸形儿出生的惨剧,而左旋右旋的手性分子在分子式是完全一样的!

基因港的NMN在成本和安全认证上,虽然都以远远领先于国外,但目前产能还不充足。基因港高品质的NMN除向一些国外研究机构供原料,只有小部分面向市场,旺盛的需求导致基因港在京东的旗舰店经常处于断货状态。不过这一局面将迎来改变,据光明网报道,去年基因港在宁波余姚投资10亿人民币的100吨NMN工厂,施工顺利将年底投产。宁波100吨NMN工厂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NMN工厂,基因港将继续稳固在NMN领域的领导地位。

基因港的NMN取得领导地位,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奋发自强的一个缩影。当西方国家集体封锁华为,给华为断供的时候,华为正是凭借自身储备的硬实力有利反制;而基因港成立20年来,花费近1.5亿美元持续研发,才实现了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高附加值的全酶法生产,并打破国外对NMN的高价垄断,进而向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出口。

基因港香港旗舰店

美银美林预测,未来十年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是致力于“延迟人类死亡”的公司,中国公司在这一领域如能保持优势,有望成为世界“长寿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有条件的家庭不应该让孩子参加高考

我很后悔考大学,但上大学还好。

首先,上过重点大学的都知道,中国大学老师那水平非常低,教材更加落后。

其次,人生最宝贵的十二年(甚至幼儿园),心智都不成熟的时候,父母老师不停给你灌输考大学考大学这个狗屁,以至于这些美好年华生活在这个魔咒的阴影下。

再次, 有钱的人,请你们做点慈善,上国际学校,然后送孩子们出国读好大学。不应该抢这些国家宝贵资源。

经济学家指出:高考和应试教育——是公立教育下的唯一选择。我们不应该批判高考和应试教育,而又要求公立教育。因为大学是公立的,是大家的钱,所以必须公平。如果是私立大学,那他想怎样招生就怎样招生。

最后,我并不是说大家都不要高考了。只是真爱孩子,有条件的话。如果不爱,那就省点钱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