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大boss李世民为求长生都干了些什么

李世民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政治方面更被称为“完人”,他善用柬臣,爱护臣民,得到百姓的拥戴。然而,28岁登基的他,在刚过半百的年纪就去世了。

其实李世民还有长生不老、统治万代的梦想,他广泛在各地寻找各种术士,求长生不老之法。

西游记中,李世民派玄奘法师去印度西方取经。其实真实历史上李世民并没有见过玄奘法师,甚至还否定了玄奘法师西游取经的奏章,阻止他西游。

但是李世民听说秦朝时候,秦始皇派人去东海海岛找寻仙丹。于是派鉴嗔和尚去日本求长生不老仙药,这是历史的真实事件。

后来在天竺俘虏了一个印度僧人,此人说他擅长丹药炼制,太宗服用后,也许是丹药的慢性毒,让如此英明、勇武、强壮的一代明君,只活到了五十一岁。

虽然李世民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多活少活,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还不如早死。要么活得好,要么早死。Die Young Die Trying,他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猪坚强,活得最久的家猪之一

今天,听说猪坚强同志逝世,万分悲痛。

猪坚强出生于2007年10月,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坚强兄背埋在废墟中整整36天,靠着一身肥膘和坚强的意志,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后被人们请进了博物馆,住进豪华猪舍。人们答应用最好的条件照顾他,不会吃掉他,直到永远。

没曾想到,离别的日子来的那么快。猪坚强因为年老器官衰竭抢救无效,在博物馆逝世,享年才十四岁。

体型这么大的一个哺乳动物,得到了最好照顾,寿终正寝竟然只有十四岁。百度一下发现——“家猪平均寿命在20年左右,野猪可活50年左右。”

家猪竟然只有野猪寿命的三分之一。是野猪在森林里面吃好睡卫生好空气好所以寿命长吗?不是的,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比野外生存的动物长寿许多。如果把野猪好好养起来,也许能活60岁以上。

那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家猪是野猪人工育种而来,长得快发育早的留下后代,可以节约饲料和多产肉,最好一年就长大了杀掉,到了现代更是三个月出栏。三个月大的野猪这时候还是小崽子呢。

随着生猪产业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计家猪会发育的越来越快,寿命也会越来越低。

猪坚强兄是一直现代家猪,预测他的族群寿命大约就是13年了。

从家猪野猪的寿命来看,遗传对于一个哺乳动物的寿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吃什么运动多少对于寿命来说作用不大。

人类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有长寿家族,长寿基因。也听说过有短寿的。我就看到过文章说:大坏蛋袁世凯原本是好人,但是他全家男丁祖辈大约都在五十来岁六十岁就去世,当他五十多岁想大展宏图时,就已经总结出他的寿命将尽,要加速,要称帝才能完成。以至于遗臭万年。死时年仅56岁。

总体来说,人类是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物种之一。也只有鲸鱼大象等数的过来的几种哺乳动物比人类长寿。鲸鱼大象等体型庞大,需要很长时间发育长大。同等大小的动物,比如猪牛老虎狮子。血缘相近的大猩猩黑猩猩猿猴等等。都比人类寿命短许多。

为什么呢?这是自然育种,也就是进化的结果。我们人类生存在世界上,需要非常多的后天知识,多到只有一定年龄的老者才能全部掌握,也需要很长的发育期去学习练习这些知识,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远古时代有几十种类人类,也许都在残酷的环境中消亡也许是和现代人类的生存竞争中落败。为什么现代人类生存下来了了呢?也许,长寿就是现代人类生存下来的关键之一,这是我们点对了的进化树。

我想,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进化的更长寿一点呢?

致命的误解——追求长生唐宪宗李纯之死


一生英明,只因为追求长生不被理解,保受大臣批评,最后死于非命。


唐宪宗李纯是一位重实干的坚强的君主,他抓住时机采取了干预的政策。但在一开始情况似乎并不显得对他有利。在顺宗时期出现的不和以后,朝廷尚需恢复和谐关系,而地方政府广泛的行动回旋余地已成为全帝国被人接受的准则。宪宗对迅速恢复中央权力的可能性不抱幻想,所以行动很谨慎,只是设法见机行事,而不是强制推行自己作主的全面计划。可是宪宗顽强地坚持他的基本目标,即恢复对搞自治的藩镇的控制,并要使所有藩镇当局完全听命于中央的指令。他几乎不可能希望深入进行下去:对各藩镇高级当局的需要,排除了恢复安禄山之乱前那种中央集权的可能,而且它们的军事编制既庞大,又根深蒂固,以致不容许作任何重大的军事复员。宪宗的又一个特点是,他没有从纯军事角度去看待藩镇的问题。他认识到,要削弱诸镇独立行动的能力,同样需要作出制度的改变。的确,他的改革旨在增强中央的权力而不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但直到9世纪的最后25年,除了河北几部分外,这些制度改革使中央政府得以在全帝国重新树立决定性的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唐宪宗取得的成就都是不朽之功。在那个缺乏科学知识的时代很多事情都无法解释,所以他信仙好佛,想求长生不老之药。公元818年,他下诏征求方士。宰相皇甫博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柳泌的阴险小人,由他配制长生药。又遣宦官使至凤翔迎接佛骨。刑部侍郎韩愈上疏,恳切诤谏。

宪宗并没有对韩愈处极刑。朝臣裴度等奏言韩愈忠直,仅贬为潮州刺史。第二年,宪宗开始服用没用的长生药。完全不懂的宦官集团觉得皇帝有问题,决定另立新君。又分为两派,吐突承璀一派策划立李恽为太子,梁守谦、王守澄一派拥护李恒为太子。


公元820年正月庚子日夜间,王守澄,陈志宏等宦官为了立李恒为帝,潜入寝宫谋杀了宪宗,然后守住宫门,不准朝臣入内,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还刺杀了吐突承璀。


一代英雄就此陨落。


从此,唐朝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所操纵。

孙正义:平均寿命200岁的时代终将到来,70~80岁都会被说年轻

导读:他的身高只有1米5。他是马云的贵人,被称为“互联网大帝”。他还创造了3周完成高中教育、不到两年念完圣名学院课程的记录。但同时,他作为伯克利的毕业生毕业多年并没有毕业证,原因是他为了回日本等不到毕业典礼的举行。 他是韩裔日本人。他叫孙正义。

大家好,我是来自软银的孙正义,请大家多多指教。

“向世界挑战”,这是我对我们公司的期望,今日聚集在此的诸位都就职于在世界市场活跃的企业,也都是很有抱负的人。

要么数码化,要么灭亡

现在的状况是:数字化之于许多人,并不是主动进行的,而是走投无路被逼进行的。

特别是最近,日本的家电产业在持续和赤字苦战。我认为,其原因就是数码化的动作太慢了。仅仅组装零件,就仅仅只是电子化。日本制造的硬件非常轻薄,故障率低,这是日本的传家手艺,这也面临数码化不足的问题。

要让软件和硬件融合,一定要活用云技术和大数据,也就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数码化。

虽有挑战,但定能打开未来之门。没有任何挑战就能面对未来,要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么纯属运气,恐怕也不能长久。但是主动持续挑战,是自己开拓自己的未来的,我认为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

迷茫之时考虑遥远的未来

差不多在3年多以前,我提出了软银的“30年愿景”。第一次提出“30年愿景”的时候,是创业之时,我第一次举行公司早会,除我之外公司员工只有2人,在早会上我差不多说了半个小时的未来愿景,两个员工都睁着眼睛听,觉得自己身在一个奇怪的公司,两星期过去后2个人就辞职了。

进行长长的演讲述说公司愿景,会给员工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我把愿景封印在心里了。创业经过了 30 年,我再一次把这个问题摆在员工面前,把至今以来的 30 年愿景述说出来。

一开始,我迷茫于“30年之后会怎样”这个问题,然而越是迷茫就越要往远处看,就越能看清洪流中的未来。我们考虑长远一些,彻底考虑一下 300 年后的人类的生活状态、社会、技术的进化,大约花费了一年聚集国内外的才智来考虑这个问题,今天大致说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晶体管蕴含许多可能性

我们认为烦恼、想象、创造是人类的特权,电脑今后也将拥有自学能力,电脑自己编程的时代将会到来,今后的世界将像是科幻小说一样,脑构造计算机一定会诞生,能比人类更加敏锐地洞察和发明,搭载这种计算机的机器人会超过人类,不与其共存就没有未来,我相信人类与优秀的机器人能够幸福地共存。

人类目前认为不可能而放弃的领域,像灾害的救助、看护、医疗、教育等等,都可以由搭载脑构造计算机的机器人来帮助。

优秀的电脑无线连接网络,通过芯片和人类进行脑内交流,只需在脑中思想就能与对方通信,就如同传心术一样。

30 年前,手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就想到过像如今的智能机一样,平时随身携带的机器,最近的可穿戴设备,如手表、眼镜也相继出现了。

另外,医疗也会大大进步,平均寿命200岁的时代终将到来,300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是 35岁,大多数人因为战争和疾病早早地死亡。300年后人类的平均寿命是200岁,70~80岁都会被说年轻,未来越想象越觉得接近科幻小说,充满哲学、宗教等等争论的话题。

然而一边想象着300年后的世界,一边烦恼之后,再次考虑“30年后”这个话题,会觉得基本上是无聊而理所当然的世界。会让人觉得“这样的程度是理所当然的”,讨论300年后搭载脑构造计算机的机器人的时候,人们的意见多种多样,30年后的事与之比起来似乎太平常、引不起议论,但关键问题就在这理所当然的30年后。

首先是“信息大爆炸”,比如,我们想象一下30年后的 iPhone 会如何,与现在同样价格的CPU的能力大约会是现在的100万倍。

虽然不知到那时候,iPhone 还存不存在,但30年后的智能机平均的记忆容量会是现在的 100 万倍,通信速度是 300万倍。

100万倍是什么概念呢,那是装入了是人类大脑10万倍的晶体管。

2018年以后电脑会超过人脑,30年后就是远远超过,这样的话,就能够放进 5000亿首歌曲、3.5亿年份的报纸。这样的“超级智能机”今后将会出现,这样的终端本地的处理能力已经如此,云端会如何呢?这又完全不一样了,通信速度达到现在的 300 万倍的话,本地和云端之间的连接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限大的云端将把地球大大拓宽,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方式。

“云会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

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生活记录,被保存在云端。“实时翻译眼镜” 30年前就取得了专利,当然远在谷歌眼镜之前,今后的云技术中,在通信的瞬间完成自动翻译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教育当然也会大大进化,全世界的孩子能与世界各地的孩子说话、语言不通也能自动翻译。医疗也会发展到高水平,无论你是住在孤岛还是住在沙漠,也能瞬间接受世界最尖端的医疗服务。工作方式也会进化,能瞬间连接许多东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云会成为人类最大的资产。

软银也开始将云技术作为最大资产而活用起来,云和大数据相混合,能形成更加有益的形式,为市场服务、解决问题。软银首先从自己开始,活用大数据,解决自身的问题。首先改善信号,为了更好服务软银的用户,我们让信号更良好,建立更有效率的基站。

我们做了一件世界首创的事,独立花费了1个月时间,收集了7.5G的数据,数据从智能机App 上获得并分析,用户网络的改善。用户在何处、何时、几次接入网络、连上了没有……我们进行了种种分析,也分析了竞争对手的用户的连接状态。这是世界首次,人们在哪个店里会进行怎样的行动、周五的18点到周日的10点都干了什么……一切都用数据进行分析。

我认为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改善,才能分析哪里有问题,障碍在哪里。举个例子,我们常在IT杂志上看到“调查了200个地方”“问了1000个人”,然后进行分析,但从没看过分析 7.5 亿人的杂志,因为这样很花钱,也没有相应的技术。

移动设备的流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软银在工作方式上也配合云技术,率先进行了改变。iPhone 推出至今已有4、5 年了,我们给全部公司员工都配了一台,iPad 出来的时候也给所有人配了,全员可以随身携带、连接云端,利益增长并不是偶然的事,对于未来的云,不活用iPhone是不行的,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各种各样的工作,邮件也通过Gmail Cloud化了,各种各样的报告也Cloud化了。

不仅仅是我们,和我们合作的企业也在活用这些。JR 上配了 7000 台 iPad mini,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阅读喜爱的内容,医药公司利用视频提供医生的情报、misawa home(房地产公司)利用 iPad 进行工程管理、三和 shutter 也在工作中引入了1400台iPad,利用视频等手段,让人们能实际体验闸门开关的速度。

软银公司内已经实行无纸化,也不用打印机,除了契约性文件和向政府提供的文件,已经全面无纸化了,开会也是用视频介绍,公司内有专门制作视频的团队,presentation 的方式也改变了。利用Google Apps在世界各处商谈……

向世界挑战,我们看见了新的风景,是不挑战则见不到的风景。今后让我们继续我们的征程,正在积极进行数码化的企业,让我们继续挑战信息的革命,世界的工作方式也会发生大的变革。

为什么要行动呢?只因这是为人们提供幸福而不得不进行的事。

有生之年,长生不老——美国几个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来源: 远读重洋(ID:readabroad)

“我不是吸血鬼!” 

2018年11月,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纽约时报》的年度论坛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过去几年,坊间一直流传一个八卦: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彼得·蒂尔开始往自己身体里注射年轻人的血液。

甚至有媒体写道:“彼得·蒂尔每个季度都会花费40000美元,从一名18岁的年轻人那里获得新鲜血液。”

由此,彼得·蒂尔被冠以“吸血鬼”的名号。

这并不是蒂尔第一次对死神发起挑战。

作为畅销书《从0到1》的作者、硅谷最具代表性的投资人之一,彼得·蒂尔热衷于尝试各种延长寿命的方法。

△ 彼得·蒂尔△ 彼得·蒂尔

早在2006年,蒂尔就开始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

比如,他投资了成立于2009年的Unity公司——这家公司宣称要在不久的将来,消灭1/3与衰老相关的人类疾病。

2017年初,蒂尔为一家专门研究人类抗衰老技术的基金会,提供了700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蒂尔还公开承认,自己正在服用生长激素药物,这是他“活到120岁”计划里的一部分。

往身体里注入年轻人的血液,只是蒂尔的最新尝试之一。

提供换血服务的,是一家名叫安布罗希亚(Ambrosia)的硅谷创业公司。

在希腊神话里,“安布罗希亚”的意思是“神仙的食物”,味道类似于蜂蜜,是希腊诸神长生不老的源泉。

在现实世界里,这家公司用了一种颇有争议的方式,为人类探求长生不老的秘密。

2016年,安布罗希亚公司为了测试年轻健康的血液,到底能不能带来抗衰老的效果,开始小范围地进行人体换血实验。

这项实验招募了600名年纪大于35岁的“志愿者”,他们会在2天内输入约1.5升的血液,而这些血液来自于25岁以下的健康年轻人。

当然,这些年轻血液并不是白给的,每位中老年“志愿者”必须缴纳8000美金,才能得到这项服务。据说,蒂尔就是“志愿者”的其中一员。

△ 美剧《硅谷》S4E5△ 美剧《硅谷》S4E5

换血桥段,影射讽刺彼得·蒂尔

不过,对于媒体“吸血鬼”的指责,蒂尔断然否认。

但对于死亡的态度,蒂尔从头到尾都没有改变过:

面对死亡,你通常有三种办法:要么接受,要么否定,要么与之抗争。社会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接受,或者否定,但我选择跟它抗争到底。

霍金曾经说过:“生命不息,希望不止。”(Whilethere’slife,thereishope.)

放在彼得·蒂尔身上,就应该改成:

希望不绝,生命不竭。”(Whilethere’shope,thereislife.)

01.

说起人类抗争死亡的历史,那简直可以写出一部惊天动地的宏伟史诗。

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半人半神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因为亲人去世,对死亡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为了探求永生的秘密,吉尔伽美什翻山越岭,不顾半蝎人和女酒神的阻拦,执意要穿过死亡之海。

后来,他划断了120根船桨,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祖先——乌特那普什提姆:一个被众神赐予了永生的人。

从这位永生的长者那里,吉尔伽美什得知:死亡之海的海底,长着一株永生之草,吃了它就能长生不老。

于是,吉尔伽美什毫不犹豫地跳进死亡之海,费尽力气,终于得到了永生之草。

但造化弄人,好不容易得到的永生之草,却被一条蛇给偷吃了。

吉尔伽美什万分沮丧,但也终于明白:人是不可能永生的

这个结论是那么的显而易见,可人类就是不愿意认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华夏,自称“始皇帝”。

晚年的秦始皇痴迷于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大肆修建天宫道馆,还自称“真人”。

后来,他听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

于是,他派出方士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天外蓬莱岛的不死神药。

但这一去,徐福一行人便再也没了消息,据说他们被大浪卷入了海底,葬身鱼腹;也有人说,他们东渡到了日本岛定居。

到了公元7世纪,曾经嘲笑过秦始皇痴迷长生不老的唐太宗,也在晚年开始服用“仙丹妙药”,修炼延年益寿之术。

但天不遂人愿,服用了“不死之药”的唐太宗,反而死得更快;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唐太宗最终不治身亡。

公元18世纪,清朝的雍正皇帝猝死于圆明园,没有人知道死因。

两百多年后,清朝的皇家档案公布于世,历史学家发现雍正在圆明园炼丹的大量细节。

人们开始相信,雍正很可能死于丹药中毒。

历史上,司马丕、唐宪宗、唐穆宗、唐宣宗、明世宗、明光宗等数十位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路上,死得更快,死得更早。

02.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也没有闲着。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庞塞·德莱昂,曾经发起过对“不老泉”(FountainofYouth)的探寻。

后来,这一桥段还用到了著名的影视作品当中,

《加勒比海盗4》讲述的就是一场寻找“不老泉”的冒险旅程。

相传在17世纪,匈牙利的巴托里伯爵夫人,会抓来少女囚禁在地下室。

她和四个施行巫术的仆人,会用小刀和针给少女放血,然后用这些鲜血来沐浴,或者干脆喝掉,来追求长生不老。

19世纪,西方开始流行“生命之药”——由水、草药和大量酒精混合而成,据说可以延长寿命,许多酒吧和药剂师都会贩卖这种东西。

到了20世纪,人类文明大踏步进入了科学时代,“延年益寿”也开始从玄学慢慢变成科学。

1935年,科学家克莱夫·麦克凯开始在老鼠身上做实验:

他长期给老鼠喂低热量的食物,限制老鼠的卡路里摄取量。

结果发现,老鼠的寿命从3年延长到4年,晚年患病的可能性也变得更低。

于是,“限制卡路里”成了人类延长寿命的重要方法

到了1945年,美国老年医学协会(TheGerontologicalSocietyofAmerica)正式成立。

协会的科学家们在研究老龄化的过程中,发现胰岛素在缓解衰老方面有多种功效

这意味着,“限制卡路里”不再是延缓衰老的唯一选择。

1990年,科学家丹尼尔·鲁德曼发现,如果人体内生长激素变少,人的去脂体重也会跟着降低,这意味着人的身体状况在变差。

于是,鲁德曼开始对症下药:

他的研究团队给年长的成年男性,注射了合成生长激素。

结果,激素帮助他们恢复了自身分解脂肪细胞、生长新的骨骼和肌肉细胞的能力。

这说明,补充生长激素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抗衰老疗法

同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正式启动,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把科学家的研究高度上升到了基因层面。

因为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延长了约30年。

在畅销书《百岁人生》里,作者写道:

在本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几率能活到100岁以上。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群人不满足——

在他们看来,100年太短,只争朝夕;

与其坐等别人的成果,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群人来自硅谷。

03.

2004年,硅谷企业家戴夫·阿斯普雷(DaveAsprey)去了一趟西藏学习冥想。

由于不习惯高海拔环境,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热情的藏民给他送去了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特产,用酥油、浓茶和食盐熬制而成。

有一种说法是:初喝酥油茶,第一口异味难耐,第二口淳香流芳,第三口永世不忘。

阿斯普雷喝完酥油茶,立马感觉神清气爽。他认定,酥油茶里有某种“神奇的力量”。

回到美国后,阿斯普雷花了几年时间潜心研究,把酥油茶的制作方法用到调制咖啡上,发明了“防弹咖啡”(BulletproofCoffee)。

这种咖啡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热量,因为里面添加了好几种“好东西”:无盐牧草饲育奶油、中链三酸甘油酯、椰子油什么的。

刚做好的防弹咖啡,面上有一层绵密的奶泡,看上去跟普通的拿铁没什么区别。

2009年,阿斯普雷开始在网上销售防弹咖啡,还公布了配方和做法。

他宣称,防弹咖啡不但帮他减轻了体重,还让他的智商提高了20分。

防弹咖啡迅速走红,不少娱乐明星和商界大佬都成了阿斯普雷的铁杆粉丝。

2014年,生意越做越大的阿斯普雷,成立了防弹营养公司,还主持了一个名叫“防弹主管”的播客电台,电台当年的播放量就超过了1000万次。

后来,他撰写了一本叫《防弹饮食》(TheBulletproofDiet)的书,公开宣传“高脂肪、中等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法,这本书也成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

但让阿斯普雷没想到的是,他的防弹理念受到了大量批评:

Vox新闻网的撰稿人茱莉亚·贝鲁兹,把他的书称为“劣质饮食风潮的讽刺漫画”。

哈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主任沃特·维勒特博士说:

“防弹咖啡会让人体摄取过多脂肪,这会增加有害的胆固醇含量。”

营养学家林恩·韦弗说:“防弹饮食的科学依据,都是医学和营养专业人士通常不会采纳的。”

英国饮食营养学会甚至把防弹饮食,列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防弹咖啡的流行。由于冲泡咖啡本身就很方便,防弹咖啡开始逐渐走出美国,迈向世界。

04.

类似防弹咖啡这种,通过饮食调节、人体植入、化学药物摄取,来强化人体生理机能的方法,统称为“生物黑客技术”(Biohacking)。

大量的影视游戏作品都涉及生物黑客题材,比如漫威系列里的美国队长和绿巨人,都是被生物黑客技术改造之后的产物。

如果说,阿斯普雷的“防弹咖啡”属于毁誉参半,有的人则是一条路走到黑。

2018年2月,生物黑客大会(BDYHAX)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艾森顿斯生物医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艾伦·特雷维克(AaronTraywick)。

特雷维克出生于1989年,是生物黑客界的网红。

他的公司在研究治疗艾滋病和疱疹病毒的廉价基因疗法,

而接受研究实验的“小白鼠”居然是他自己

2017年10月,特雷维克就给自己注射过未经检测的艾滋病药剂。

在这次生物黑客大会上,他打算玩一票更大的。

会议进行到一半,特雷维克的同事掏出了一支细细的针筒,里面装着他们自行研发的疱疹治疗基因药剂。

他们宣布,特雷维克要在现场注射这支药剂。

这支所谓的药剂,既没有经过任何临床测试,也没有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

在众目睽睽之下,特雷维克脱下了西裤,架起他的左腿。

这时,台下有人问了一句:“为什么你们决定在人体上做实验呢?”

特雷维克没有理会,而是在低头寻找合适的注射位置。

接着,他从容地把针头扎进了大腿,为了方便展示,镜头还特地给针筒切了一个特写。

针筒里只有20毫克药剂,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紧张,特雷维克的双手连着换了几次动作。

台下观众也慢慢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手里的针筒上。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秒,事后他对着针头看了很久,露出一副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时候,观众才缓过神来,给特雷维克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而他,光着两条大毛腿,满脸得意地微笑着。

两个月后,特雷维克溺死于华盛顿特区的一家水疗中心。

被发现的时候,他的尸体旁还漂浮着许多瓶瓶罐罐。

法医通过尸检发现,他的体内含有氯胺酮药物,

这种药物会造成神经中毒反应,人的意识和感觉会出现暂时性分离,这是他溺亡的主要原因。

虽然调查结果如此,但很多人都认为:

特雷维克的死,和那次公开注射疱疹药剂脱不了关系。

05.

2017年9月,一篇标题很长的文章在网络上走红,迅速吸引了几十万的点击量。

它的标题是《我今年32岁,在生物黑客技术上花了超过20万美元。我变得更冷静、更瘦、更外向、更健康,也更幸福》。

文章的作者是硅谷企业家塞吉·法盖特(SergeFaguet)。

他曾就读于斯坦福商学院,中途辍学创业。

现在,他有两个主要身份:一个是镜像人工智能公司(MirrorAI)的创始人,另一个是极端生物黑客。

据文章介绍,法盖特每天都会吃下营养补充剂、抗抑郁药,锂盐等共计60颗药片;

他还会注射合成生长激素,这种激素会促进肌肉生长。

除此之外,他服用的药剂还有很多——用来改善情绪的,延缓衰老的,降低胆固醇水平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盖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药罐子

他坦言,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自己未来几十年心脏病发作的概率。

不过,这并不是最疯狂的。在法盖特的药品清单里,还有各类违禁药物

他甚至说,自己的智力在一次大剂量使用违禁药物之后,得到了永久性提升。

法盖特的目标是:先实现长生不老,然后与机器人合体,最后成为“超人”。

06.

在畅销书《未来简史》里,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写道:

新技术杀死旧神,创造新神。”(Newtechnologieskilloldgodsandgivebirthtonewgods)

2011年,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DmitryItskov)发起了“2045计划”,

他耗费巨资雇佣了大量科学家,试图研究、打造真实版的“永生人”。

这个创造“新神”的计划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发一个由人类大脑控制的机器人;

第二阶段:人去世之后,将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从而延续他的生命;

第三阶段:将人类大脑里的内容上传到一个人造大脑里;

第四阶段:打造一个全息影像版的“虚拟人”,它具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理论上它将实现永生。

这种通过新技术造神的方法叫做“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

在大洋彼岸,“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Musk)也同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继电动汽车、太空火箭、超级高铁之后,2016年7月,马斯克悄然在旧金山成立了神经技术公司Neuralink。

自成立起,Neuralink就极为低调,能查到的公开资料少得可怜。

甚至,《华尔街日报》对Neuralink的密切关注和报道,令马斯克大发雷霆,公开在推特上怒怼记者。

Neuralink究竟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非得如此神秘低调呢?

简单来说就是:Neuralink正试图把人脑与计算机融合在一起

如此一来,就算肉身死亡,你也可以把意识上传到另一个新的载体,实现永生。

类似的桥段,在科幻影视作品里屡见不鲜。

比如,电影《超能查派》的最后,在男主角的肉身快要消亡之际,通过把大脑意识上传,最终在一台机器人身上得到了永生。

但在现实世界里,人类还要等待多久,才能真正实现永生呢?但在现实世界里,人类还要等待多久,才能真正实现永生呢?

07.

未来学家伊恩·皮尔森博士(Ian Pearson)的回答是:“只要能活到2050年,你将有很大几率实现永生。

根据皮尔森的预测,人类长生不老的时间表大概是:

2045年:实现人类大脑与机器的连接;

2050年:富人可以花钱把大脑意识上传到机器人的身体;

2060年:技术普及到中产阶级;

2070年:落后国家的低收入人群,也能把大脑意识上传到机器人身体;

2080年:全人类实现永生。

也就是说,只要坚持到2050年,即便肉身消亡,你也能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问题又来了,这样活着,我们还算人类吗?永生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小说《永生》中,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写道:

“永生是无足轻重的;除了人类之外,一切生物都能永生。

因为它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死亡能让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他们为自己朝露般的状况感到震惊。

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

每一张脸庞都会像梦中所见那样模糊消失。”

08.

2017年,比尔·盖茨在自己的博客上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名字叫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

卡拉尼什的求学之路很顺利:从斯坦福毕业之后,到剑桥大学深造,最后从耶鲁大学医学院毕业。

他被人们誉为天才医生,曾经获得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

不出意外,他即将获得斯坦福大学外科教授的职位,并拥有自己的研究室。

然而,就在一切向着最光明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剧情却急转直下,一张诊断书来了:肺癌,晚期。

要知道,全世界10万人里,只有1个人会在36岁之前患上肺癌,而卡拉尼什就是其中之一。

病床上,卡拉尼什和妻子露西相拥流泪,他想象的未来,轰然间崩塌。

他和其他的病人一样,一再追问:“我还能活多久?”

他的主治医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我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找到活着的价值。”

医生的话,让卡拉尼什陷入了思考。

也许,为剩下的时间做一个正确的选择,比单纯地延续生命重要得多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很不一般的决定:和妻子共同孕育一个新的生命

可是,和襁褓中的孩子告别,岂不是会让死亡更加痛苦?

妻子也有同样的疑问,但卡拉尼什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他说:“如果真的会更加痛苦,那不是更好吗?

在卡拉尼什看来,生活绝不是一味地逃避苦难,生命的意义包括接受所有的苦难。

就这样,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后的一年,卡拉尼什的女儿降生了。

他要求妻子一定要再婚,要女儿记得她曾让自己在最后的时光里过得非常幸福。

同时,卡拉尼什还做出了另外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重返岗位,回归手术室。

为了重返岗位,卡拉尼什在主治医师的帮助下,减少了化疗的剂量。

可是,陪伴家人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卡拉尼什说:

“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我心里要清楚,在死亡之前,我仍然活着。”

他会和大家调侃自己的病,把癌症称作“最好的礼物”

因为,对于一个在探究死亡和生命意义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死亡,更加幸运的呢?

卡拉尼什在书里写道:

“每天清晨5点半,当闹钟响起的时候,我唤醒自己将死的身躯。

我担心自己难以走下去,可下一分钟,当我换上白大褂,走向手术室,我的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我知道,我仍将继续前行。”

生命的最后,卡拉尼什拒绝了呼吸机,拒绝了冰冷的面罩,最后一次抱起自己可爱的女儿。

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告诉大家:“我准备好了。”

在妻子轻轻哼唱的摇篮曲中,卡拉尼什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呼了出来——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呼吸。

09.

卡拉尼什去世之后,他的妻子在一次TED演讲上说:

“同为医生,我们都知道,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所以,当我丈夫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并不是说自己的癌症能够痊愈。

相反,我们学会了接受这段旅程中的喜悦和悲伤,去发现生命的美和意义。

因为我们都会出生,也都会死去。”

妻子说自己已经想好了,当女儿凯蒂长大之后,该如何与她诉说:

“凯蒂,拥抱人生的所有体验,包括生与死、爱与失去,都是我们要经历的。

生而为人,我们会经历各种苦难,它们会一直伴随我们的生命。

而当我们一起面对苦难,而不是选择逃避的时候,

生命不会消亡,反而会得到延伸。”(When we approach suffering together, when we choose not to hide from it, our lives don’t diminish, they expand. )

谷歌研究“长生不老药”,勇于挑战“不可能”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向谷歌学习,谷歌的母公司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谷歌)还研究长生不老药,它也是为人类社会贡献,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去,我们也是一样的。”任正非的这番话耐人寻味。

谷歌研究“长生不老药”,这是早两年的新闻,但这件事经由任正非说出来,影响和意义还是大不一样。“长生不老”不符合科学,“长生不老药”几乎是“痴人说梦”的代名词,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因为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而致后人嘲笑。谷歌斥巨资研究“长生不老药”,是自己糊涂了,还是纯心忽悠人?

当然不是。谷歌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科学中未知的领域;而封建皇帝的幻想是他们个人的“神仙梦”。谷歌要研究的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让人永生不死的药,而是把人类寿命延长至几百岁的药。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纳闷:作为一家全球著名企业,谷歌为什么愿意花巨资去研究“长生不老”这种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任正非推崇谷歌研究“长生不老”,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恐怕至少有这么几点。其一,企业要基业长青,必须靠创新。只有永葆创新精神,干那些人家没有想到、或者想到却做不到的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享受超额利润。企业有大小,但再小的企业,也要有自己的“一招鲜”,否则难保不败。企业纵然大到像谷歌这样,也必须每天向着“不可能”的领域探索、冲击,如果企业因为现在日子还过得去,就安于现状,失去“创新的冲动”,就会迟早受到“不冲动的惩罚”,最终被市场淘汰。

其二,科学研究要有“理想主义精神”。科学研究当然要“理性主义”,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但也要有点“理想主义”。科研活动本质上是基于一定基础而面向未知领域发起的一种探险活动。如果失去了“想象”,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碰,那就什么科研成果也得不到。事实上,人类科技史的大量成果都是在“想象”“空想”甚至“幻想”的基础上开始并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挑战常识、挑战“不可能”,敢于向未知领域大胆进军,缺失了这种精神,科学研究就会缩手缩脚,成为庸庸碌碌的“跟风者”,最终无所作为。

其三,对待科研要有宽容之心、助力之意和推进之法。政府是科研活动的“后勤部长”。正因为科研工作是一种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探索性的工作,因而要鼓励向“不可能”冲击,要有宽容失败的“雅量”;正因为科研活动有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而要鼓励一些“非规划创新”,不能事事都按“规划”来;正因为科研活动常常会失败,因而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必要的保险基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说到底,不管是科学家、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未知世界、挑战“不可能”。

在今天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让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创新妙想有实践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敢于挑战“不可能”,不仅是科学研究应该秉持的精神,也是做好其他工作应有的精神状态。只有勇于挑战,勇于梦想,敢于奋斗,敢于拼搏,“不可能”才能一步步变成可能,让创新的活力在全社会竞相迸发。

刘庆传 http://xh.xhby.net/mp3/pc/c/201901/20/c586853.html

潘石屹服美国“长生仙丹” 自曝服用后身体变化[图]

北京时间1月3日,中国地产大老潘石屹在微博发文称自己从来不相信保健品,但最近吃了一款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一款“长生仙丹”,发现自己指甲长的很快。

1ee.png

潘石屹称服用“仙丹”后指甲长得快(图源:@潘石屹)

根据潘石屹微博图片显示,该产品为Elysiumhealth旗下的Basis。该产品官网显示,Basis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耐力和更多日常能量,细胞的健康状况更好,单品售价为60美元一瓶。

那么,潘石屹眼中的“长生仙丹”是怎样炼出来的呢? 据悉,Basis的主要成份是NR(烟酰胺核苷, 也被叫做Niagen),和在蓝莓内提取的抗氧化剂-紫檀芪(Pterostilbene)。 NR和另一个市面上也常见到的保健品NMN(烟酰单核苷酸),都是辅酶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前身,维生素B3的衍生物。服用NR或者NMN就是希望在体内可以被转化成NAD。 NAD是体内许多重要酶反应不可缺少的辅助剂。NAD的水平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研究人员发现NAD可以延长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的寿命。 但研究发现摄取的NAD在体内会很快地被代谢酶降解。代谢酶会随着年纪而增加,和NAD正好相反。这也是NAD水平降低的重要原因。这个研究结果意味着单纯地服用NAD不会有太多的作用,应该要同时抑制代谢酶的活性才有益。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好多含有NR、NMN、NAD的保健品,这些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副作用和药效都还没有被证实。

最近,日本开始了NMN的一期人体临床试验。美国也开始了几个NR的一期临床试验。 然而,这些试验目前只是: 1)看NMN和NR是否安全, 什么剂量是安全的; 2)决定可以用于下一期临床试验的剂量; 3)确认它们是否能够在体内增加NAD的浓度。 其中一个临床试验就是和Elysium公司合作的,这就意味着,虽然Elysium还没有确认NR对人体的毒性剂量,更不用提是否真有“提高细胞健康”的作用和有益剂量,就已经开始把它当作保健品来卖,甚至在公司的网站上宣传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更长。

事实上,早在2017年3月份,前任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内分泌学泰斗杰夫瑞·弗莱尔(Dr. Jeffrey Flier)就在《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篇公开评论文章,批评这家名为Elysium Health的保健品公司,借用七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十四位知名教授的光环,宣传营销一个还没有被科学研究证实对人有效,叫Basis的“延年益寿丹”。这其中还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大咖级人物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 弗莱尔首先提到保健品的监管与处方药不同。保健品不可以宣传有治愈某个特定疾病的疗效,但是可以不负责任的,无证据的声称可以影响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弗莱尔提到的Elysium Health,一个由顶级风投公司投资建立的保健品公司,开创了保健品行业的全新的商业模式。Elysium把两个市售的有似是而非作用的“天然分子”——NR和紫檀芪,合并起来做成了一个新的保健品,弄了一个漂亮的包装,起名为Basis。

为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Elysium聘请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知名教授伦纳德·瓜伦特(Leonard Guarente), 担任公司的科学创始人和公众形象代理。 瓜伦特曾尝试把药物通过FDA监测,从而获得批准上市。但是,他在此过程中屡屡受挫,继而另辟蹊径,加入Elysium,并帮助招募了七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十四位知名教授做Elysium公司的科学顾问,通过使用复杂的广告宣传和社会媒体传播,利用著名科学家的光环来宣扬含糊不清的健康益处,公司直接向消费者出售Basis,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